做假证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19/04/06 17:32:42 查看1156次 来源:谭皓律师

  在民事诉讼中,如果证人作假证,可能会构成妨碍诉讼,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对其采取训诫、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在法院没有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对方当事人当然可以向法院提出,但最终由法院决定,且该决定你不能复议、上诉。

  证人在作证的时候主观意识是比较强的,公安机关前期在办案的时候,有的时候需要证人的证言作为最关键的依据,法庭在审判的时候也非常注重证人证言。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证人在作证的时候可以胡乱作证,甚至做假证,对于证人来说,在作证之前必须首先要知道,做假证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一、做假证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1、民事诉讼,证人作假证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在民事诉讼中,如果证人作假证,可能会构成妨碍诉讼,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对其采取训诫、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在法院没有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对方当事人当然可以向法院提出,但最终由法院决定,且该决定你不能复议、上诉。

  2、刑事诉讼中,证人作假证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在刑事诉讼中,如果证人作假证,会构成的伪证罪,构成伪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以下6个情形,应以伪证罪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证行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轻罪重判的。

  (二)伪证行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或者重罪轻判的。

  (三)伪证行为造成冤、假、错案的。

  (四)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经济犯罪分子销毁罪证或得制造伪证的。

  (五)出于伪证行为致使他人自杀或精神失常的。

  (六)伪证行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不该认定为伪证罪的注意事项

  对于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工作不负责任,疏忽大意,或者业务水平有限而提供不正确的鉴定、记录、翻译的;以及由于对于案件真实情况一知半解,认识不准确,或者道听途说而传闻作证,从而提供了虚假证明的,因不具备伪证的主观故意,不构成伪证罪。对于虽有伪证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应认定为犯罪。

  一般在民事纠纷案件当中,如果当事人做假证的话,构成了妨碍诉讼,可以对当事人进行罚款或者拘留。相对于民事纠纷,如果在刑事诉讼当中做假证的话法律责任就非常严重了,被告方或者是原告方有时候会因为证人的证言获得截然不同的后果。因此刑事诉讼对于做假证的人员,经发现以后会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