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该怎么展开呢?

2019/07/24 09:28:24 查看1230次 来源:蒋丽律师

  行政诉讼对于很多百姓而言都十分陌生,再加之对手是我国的行政机关,使得行政诉讼案件原告常年处于劣势地位。但近年来,随着《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修订,行政诉讼的整体环境慢慢变好,越来越多的百姓愿意相信法律。那么,行政诉讼该怎么展开呢?

  一、哪些案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呢?

  一般而言,只有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作为诉讼的对象,但对于国家行为、行政机关内部的人事处理及公文来往、等行政机关内部的过程性行为不属于受案范围,对该类行为而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对于行政案件,我们应该找哪个法院起诉呢?

  从级别管辖来看,一般对于政府作出的行政行为,应当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对于其他部门做出的行政行为,则可以向基层法院起诉。如果是经过复议的案件,则根据作出原行为的机关来确定级别管辖。从地域管辖来看,一般应当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而对于经过复议的案件,则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同样可以管辖,如果对于限制人身自由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则原告所在地及被告所在地同样具有管辖权;不动产案件,则由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进行管辖。

  三、管辖法院确定之后,那么哪些人可以作为原告进行起诉呢?

  通常,原告应当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或者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起诉时,原告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符合《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如果是公民起诉,书写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

  四、在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应该如何分配呢?

  在诉讼过程中,主要看双方主体的证据。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被告也就是行政机关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机关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应当承担败诉的风险。但对于行政机关不履行行政职责的案件以及行政赔偿补偿类案件,原告应当承担举证责任,但在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同时并不排除被告对该行政行为的举证责任。

  五、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诉讼时效问题

  通常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但如果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如果是复议案件,则应当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