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诈骗怎么判刑,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2019/08/22 18:25:40 查看1258次 来源:章法律师

  当今社会诈骗犯罪分子手段也层出不穷,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大量的损失,主要集中在投资、贷款、冒充客服、兼职刷信誉、电信网络诈骗。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等行为,那么我国对涉嫌诈骗人员怎么判刑,遇到诈骗情况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以提高网民反骗防骗意识。下面章法律师为您带来网络诈骗罪的相关内容。

  一、我国对涉嫌诈骗人员如何判刑

  1、【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①诈骗不足4000元的,为罚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为管制刑;5000元的,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②有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拟处拘役刑的,升格为有期徒刑;拟处管制、罚金刑的,升格为拘役刑。

  2、【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诈骗4万元的,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3、【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诈骗20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网络诈骗是高科技、高智商犯罪,公安机关破案难,很多案件公安机关不立案,因为立了案根本破不了案,即使把人抓了,网络诈骗案件牵扯到大量的高科技知识,并且电子证据都是以二进制编码形式呈现的,容易篡改和灭失,并且非专业人士根本看不懂这些电子证据,很多案件人抓了,到了法院却定不了罪。利用虚拟的计算机网络实施犯罪与传统犯罪不同,不会在犯罪空间或者说在犯罪场所留下可以证明其行为和人身同一的痕迹或者物品。在这样情况下,即使有线索指向犯罪嫌疑人并将其抓获,如何确定某一个已经受理的具体诈骗犯罪事实就是该犯罪嫌疑人所为、如何确定实施网上诈骗的计算机网络操作行为就是该犯罪嫌疑人所为,在网络诈骗案件的侦查工作中也存在难点。

  二、以情节标准

  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

  1.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

  ①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30%~60%;

  ②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10%~50%。

  2.对于未遂犯,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实行程度、造成损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况,可以比照既遂犯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

  3.对于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行为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减少基准刑的20%~50%;犯罪较轻的,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4.对于自首情节,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等不足以从宽处罚的除外。

  三、网络诈骗罪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一)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首先,点击网站之前,一定要仔细甄别正规网站与克隆网站,不要随意点击莫名弹出的网页链接,因为这些网页很可能含有木马病毒,导致个人账户和密码被不法人员窃取,致使财产受到损失。

  第二,如发现被骗,及时要保留证据,聊天的证据,银行转账的证据,网络上网页的截图,然后尽快向相关部门投诉。

  第三,为手机安装手机卫士,防止手机恶意软件窃取隐私信息及网银信息。识别这些诈骗电话号码。一定要开启手机卫士的骚扰拦截功能,识别伪基站、改号软件发送或拨打的电话号码,并将其拦截。

  第四,不要轻信任何要求输入密码、验证码及汇款信息的谎言。

  (二)尽可能多的留存证据,例如以下内容:

  ①打款记录截图或银行转账单据;

  ②聊天记录截图;

  ③通话录音;

  ④短信记录截图;

  ⑤往来电子邮件。

  (三)将公安部门的接警或立案回执、证据材料、违法网站网址、违法即时通讯账号等一并向举报中心提交。

  以上是对网络诈骗人员的定刑,以及网民怎么样以提高反骗防骗意识,同样也对网络诈骗犯罪人员进行了规定。一般情况下,对网络诈骗罪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但要是行为人情节严重或特别严重的话,那么最高就能够判无期徒刑。希望各位在生活工作中遵纪守法,不要触犯法律。如有遇到诈骗问题第一时间找章法团队律师进行维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