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院判例||班途中骑车摔倒身亡,交警事故责任无法认定,三级法院支持认定为工伤

2020/05/20 15:07:45 查看994次 来源:李安国律师

  高院判例||班途中骑车摔倒身亡,交警事故责任无法认定,三级法院支持认定为工伤

  【裁判要旨】

  人社局依法受理工伤认定,在无权威部门出具事故责任认定时,人社局就前款事实作出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其提供的相关证据依法进行审查。

  本案中,人社局采信非事故目击证人的证言,且该证言与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证明》不一致,从而认定黎叔负事故全部责任,系认定事实错误。

  樟树人社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黎叔在此次交通事故中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市人社局认为“本案所涉交通事故黎叔应当承担事故主要责任”的证据不足,据此,应当认为樟树人社局作出不予认定为工伤的决定所依据的证据不足。

  对黎叔在该事故中承担何种责任无法确认的情形下,应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目的,结合全案事实从有利于劳动者的这一角度进行推定,即不应认定黎叔在此次事故中负全部责任。据此,樟树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认定为工伤系事实认定错误,应予以撤销。

  【基本案情】

  死者黎叔为某公司员工,2017年1月15日23时25分,黎叔驾驶二轮摩托车上班途中,摔倒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于2017年1月22日死亡。事故发生后,经樟树市公安局交警大队2月8日依法作出了公交证字第002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证明由于事故现场无目击证人,无法查明事故原因。同时,某公司依法向樟树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樟树人社局以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以及相关认定工伤的规定,不予认定为工伤。为此,家属不服,向一审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樟树人社局所作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裁判理由】

  一审法院认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在认定是否存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本人主要责任”情形的,应当以有权机构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结论性意见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等法律文书为依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事故责任认定书和结论性意见的除外。因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而不认定为工伤的,必须提供本人承担主要责任的证据。

  在本案中,家属、樟树人社局均出示了樟树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所作的《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该《证明》只是载明了死者黎叔的死亡原因,由于事故现场无其他目击证人,无法查明事故成因,并没有证明该事故是由死者黎叔的主要责任造成,樟树人社局亦没有提供其它充分有效的证据来证实黎叔承担事故主要责任。《工伤保险条例》属于劳动法的范畴,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劳动法的立法目的。本案中,黎叔是否承担事故主要责任的举证责任在于依职权作出行政确认的樟树人社局,该举证责任不应由受伤害的劳动者承担,在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黎叔承担主要责任的情况下,不能推定黎叔承担事故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故樟树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违反了上述规定,属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依法应予以撤销。

  判决:一、撤销樟树人社局于2017年4月24日作出的樟人社伤认字【2017】17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二、由樟树人社局对家属申请认定黎叔死亡为工伤重新作出认定。

  人社局不服一审判决,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适用该项规定认定工伤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上下班途中遭受交通事故的伤害,二是职工本人承担非主要责任。本案中某公司的职工黎叔系在去上班的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符合第一个条件,但在该交通事故黎叔是否承担“非主要责任”,对这一情形樟树人社局与家属之间存在争议,因此是否符合第二个条件也是本案的主要争议焦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在认定是否存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本人主要责任’……等情形时,应当以有权机构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结论性意见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等法律文书为依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事故责任认定书和结论性意见的除外。前述法律文书不存在或者内容不明确,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就前款事实作出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其提供的相关证据依法进行审查。”本案中,交警部门未对本案所涉事故作出事故责任认定书,只出具一份《交通事故证明》,并载明“由于事故现场无其他目击证人,无法查明事故成因”,因此,有权机构对黎叔在本案所涉事故中是否承担“本人主要责任”这一情形未作出认定。根据上述规定,在本案中,樟树人社局可以就黎叔是否承担“本人主要责任”作出认定,但不承担黎叔负“本人主要责任”的举证责任,因此,一审法院认定樟树人社局应承担证明黎叔负“本人主要责任”的举证责任,系对法律规定的理解错误,二审法院予以纠正。

  樟树人社局在受理本案工伤认定申请后,对本案事故开展了调查核实,对黎叔的同事杨*、禹*军分别进行了询问。禹*军是在黎叔发生事故后才到事故现场的,不是黎叔发生事故时的目击证人,在他的调查笔录中记载“交警……进行勘探后说未发现其他车辆和黎叔有碰撞的痕迹”,但交警部门在其出具的《交通事故证明》中未说明“未发现其他车辆和黎叔有碰撞的痕迹”,此时应采信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证明》,对禹*军的证言不予采信,樟树人社局采信禹*军的证言并认定黎叔负事故全部责任,系认定事实错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制定本条例”之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的主要立法目的之一即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让遭受事故伤害的职工及时获得经济补偿。在本案中,对黎叔在该事故中承担何种责任无法确认的情形下,应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目的,结合全案事实从有利于劳动者的这一角度进行推定,即不应认定黎叔在此次事故中负全部责任。据此,樟树人社局作出的工伤认定系事实认定错误,应予以撤销。综上,原审法院认定事实基本清楚,程序合法,处理结果正确,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人社局申请再审:死者黎叔不符合“非本人主要责任”条件,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

  本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为,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在交警部门无法认定事故责任的情况下,被申请人樟树人社局做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是否合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在认定是否存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本人主要责任’时,应当以有权机构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结论性意见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等法律文书为依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事故责任认定书和结论性意见的除外”。因此,有权机构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是人民法院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的重要证据,但并非前提条件。通常情况下,交通事故发生后交警部门结合现场调查情况能够作出事故责任认定书,但本案因事故现场无直接目击证人等原因,致事故责任无法确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二款规定,有权机构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结论性意见等法律文书不存在或者内容不明确,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就前款事实作出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其提供的相关证据依法进行审查。该款规定明确了在交警部门无法认定事故责任的情况下,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仍应依法作出事实认定。同时,该条还明确了法院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的事实认定应结合其提供的相关证据依法进行审查。本案中,樟树人社局在交警部门无法认定事故责任的情况下对本案事故开展了调查核实,对黎叔的同事杨文、禹*军分别进行了询问。根据其对杨文、禹*军所作的询问笔录显示,只有禹*军对事故责任情况进行了一些描述,该描述称“交警……进行勘探后说未发现其他车辆和黎叔有碰撞的痕迹”,但交警部门在其出具的《交通事故证明》中并未说明“未发现其他车辆和黎叔有碰撞的痕迹”,且禹*军是在黎叔发生事故后才到事故现场的,不是黎叔发生事故时的目击证人,故其证言不能作为认定黎叔负事故全部责任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的,除本人承担主要责任外,应当认定为工伤。本案中,樟树人社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黎叔在此次交通事故中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市人社局认为“本案所涉交通事故黎叔应当承担事故主要责任”的证据不足,据此,应当认为樟树人社局作出不予认定为工伤的决定所依据的证据不足。一审判决撤销该不予认定工伤决定并责令其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无不当。

  综上,樟树人社局的再审申请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樟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再审申请。

  【案例索引】

  一审: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法院(2017)赣0983行初28号行政判决书

  二审: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 (2018)赣09行终8号 行政判决书

  再审: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2019)赣行申41号 行政判决书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