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如何处理和赔偿?

2023/07/20 15:00:51 查看347次 来源:马政鹏律师

【基本案情】


2023年3月,杨先生的父亲的腿关节不适的毛病又犯了,杨先生决定带父亲到医院彻底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杨先生父亲的关节疾病,如果不治疗,以后将无法行走。医生的建议是进行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杨先生决定带父亲在离家最近的一家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但是,很不幸,第一次手术后一个月复查发现,手术不是很成功,又进行第二次手术,在康复期内杨先生的父亲感觉并没有达到手术的预期效果。


杨先生及家人意识到问题严重,遂带父亲换了医院进行复查问诊,得到的信息是之前手术存在问题,可能属于医疗事故。于是,杨先生申请医疗事故鉴定,鉴定结果显示为医疗事故。原就诊医院同意和杨先生协商赔偿解决。


【律师分析】


医疗事故在现在社会时有发生,医疗事故就是医疗机构的人员违反规定操作,给患者造成了伤害,发生医疗事故之后,家属不要过于激动,到医院滋生事端,患者家属在医院闹事如果影响到医院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的,会涉嫌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要受到有关部门的处罚。


发生医疗事故,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进行维权,最好要去进行医疗事故鉴定,鉴定之后保留相关的证据,为赔偿做好准备。


医疗事故一般处理流程为:


1、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医患任何一方都有权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2、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调解及协助医患双方向医学会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


3、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申请书规定期限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4、患者死亡,医患双方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规定期限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5、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受理的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定期限内移交给市医学会。


6、按有关规定,提出要求鉴定的一方,应先向市医学会交纳医疗事故争议鉴定费。若鉴定结果为医疗事故,则该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若鉴定结果不是医疗事故,则该鉴定费由提出鉴定方支付。


7、市医学会组织专家进行医疗事故争议鉴定。


8、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将鉴定结论送达申请人及另一方当事人。


9、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若鉴定结果不是医疗事故,医疗机构是不用赔偿任何费用的;若鉴定结果为医疗事故,则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进行赔偿。


【法条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