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套路贷”与民间借贷的区别

2023/12/17 11:18:42 查看263次

基本案情

林某海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行规”之名,诱使或迫使被害人签订借贷协议,通过虚增借贷金额、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方式恶意垒高债务,形成虚假债权债务,采用暴力、“软暴力”、威胁等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

裁判结果

湛江市霞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林某海犯诈骗罪、敲诈勒索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6万元;对其他9名被告人以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典型意义

“套路贷”往往假借民间借贷之名,但“套路贷”与平等主体之间基于意思自治而形成的民事借贷关系存在本质区别。“套路贷”具有行为目的非法性、债权债务虚假性、“讨债”手段多样性等特点。广东法院准确甄别,依法严惩“套路贷”犯罪,根据具体案件事实定罪处罚。

基本案情

林某海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行规”之名,诱使或迫使被害人签订借贷协议,通过虚增借贷金额、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方式恶意垒高债务,形成虚假债权债务,采用暴力、“软暴力”、威胁等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

裁判结果

湛江市霞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林某海犯诈骗罪、敲诈勒索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6万元;对其他9名被告人以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典型意义

“套路贷”往往假借民间借贷之名,但“套路贷”与平等主体之间基于意思自治而形成的民事借贷关系存在本质区别。“套路贷”具有行为目的非法性、债权债务虚假性、“讨债”手段多样性等特点。广东法院准确甄别,依法严惩“套路贷”犯罪,根据具体案件事实定罪处罚。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