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取贷款转借他人 借款合同无效

2024/11/09 08:59:28 查看211次 来源:袁伟民律师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陈立烽 钟秋金

 

  社会生活中,有些人虽然手无“余粮”,但对于亲朋好友的借款请求抹不开情面或受高利诱惑,选择从小额贷款平台或银行贷款后,再转借给他人,此种情形的借款合同是否有效?出借人是否有权要求借款人返还出借款并要求支付利息?福建省连城县人民法院就审理了这样的案件。

  林先生与傅先生是多年邻居。2018年8月,林先生因生意需要资金周转,便向邻居傅先生借款,声称会支付高额利息给傅先生。傅先生虽然手头上没有多余存款,但是碍于邻居情面和高额利息的诱惑,便从小额信贷平台贷款20000元后,以现金方式出借给林先生。林先生出具借条一张交由傅先生收执,借条载明借到傅先生现金25000元,其中20000元为本金,5000元为利息,双方口头约定按月利率1%计算利息,未约定借款期限。

  孰料借款后,傅先生资金链也出现问题,他多次要求林先生偿还出借款,但林先生置之不理。傅先生便一纸诉状起诉到法院,要求林先生偿还借款本金25000元,并支付自借款之日起按月利率1%计算利息。

  法院经审理认为,傅先生出借给林先生的20000元,是从小额贷款平台中所借,系套取金融机构贷款后转贷,依法应认定双方的借款合同无效。但是借款人应返还出借人的出借款,因此,傅先生有权要求林先生归还实际的出借款20000元,法院酌定支持自起诉之日起,按起诉时一年期LPR即年利率3.35%计算的利息。对于傅先生要求超出借款本金20000元、起诉之日以前及超出年利率3.35%计算利息等诉讼请求,因借款合同无效,依法不予支持。

  因此,法院依法判决林先生应归还傅先生出借款本金20000元,并支付自起诉之日起按年利率3.35%计算利息,驳回傅先生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均服判,未提起上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第二次修正)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该案中,因傅先生的款项系套取金融机构贷款后转贷,双方当事人的借款合同应属无效。无效合同自始无效,有过错的当事人必须对合同无效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且法律保护的损失仅限于出借人基于善意出借的合法本金损失或利息损失,如出借人自身有过错,亦不能因违法行为而获利,因此,法院仅支持借款人偿还出借人本金,并酌定支持部分资金占用期间利息。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