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特定情形下可以开除员工,且不给任何补偿

2025/01/24 19:16:31 查看72次 来源:吴中律师

劳动合同的订立意味着单位和员工之间将存在一种较为长远和稳定的劳动关系,所以一般单位和员工在签订劳动合同后,没有特殊情况一方不能单方面的解除劳动合同。特别是由于单位相对于劳动者,往往是更加强势的,所以法律出于对弱者的保护,是严禁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但是员工需要注意,单位在以下几种情况中,不仅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还无需给予任何经济补偿金。

一、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单位录用条件的。虽然本条给予了单位在试用期一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但这个权利也并非无限的,单位必须要证明员工不符合开始在试用期中就明确要求过的条件,只有不满足该条件,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在本条中,比较具有争议性的便是“严重违反”程度上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员工是否故意、员工违反规章的频率和造成损失的大小。并非所有的违反都是严重违反,都会导致单位享有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而且该规章制度从程序和内容两方面都必须有效,也就是说程序上必须是由全体员工同意的、并且员工本人也知情的,内容上不违反法律的规章制度才在上述范围。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本条和上条的区别不大,主要是违反的规定不同。上一条违反的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而本条违反的是行业的基本规定和原则,并因此导致了单位的重大损失。

四、员工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员工其实与其他用人单位在建立劳动关系后,单位也不能直接开除员工,只有满足以下两项中的任一项,才可以直接开除。一是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二是单位需要明确告知员工,并且员工拒不改正。相反,如果员工并没有造成严重的影响,且在单位告知后及时改正了的,单位则没有开除员工的权利。

五、劳动合同因劳动者欺诈而无效的。对于何为欺诈,一般认为如果劳动者在简历上造假——包括学历造假和工作经历造假都可以被认定为欺诈。所以建议劳动者在求职的过程中尽量不要过度“包装”简历。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此处需要注意,必须是因犯罪行为违反刑法而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一般的拘留、罚金甚至是打输了民事的官司,都不在刑事责任的范围之内,单位都无权因此而解除劳动合同。

当员工要被单位开除时,应先审查自己是否符合以上六项之中的任意一项,如果员工没有严重过错的话,可以携带相关材料到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己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您的权益,我的责任。若您后续需要法律服务的话,可以联系吴中律师。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