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碰高压线,补偿安置起争议,该如何破局?

2025/02/08 10:31:32 查看158次 来源:京盟律师杜柏飞团队律师

  导语:在城市化进程飞速推进的当下,征地拆迁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牵扯众多利益主体。其中,高压线相关问题引发的争议格外突出,这些争议不仅阻碍项目推进速度,更与被征地拆迁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高压线征地拆迁争议现状

 在实际征地拆迁工作中,高压线引发的争议呈现出多样化态势。

 1. 补偿标准争议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征收土地需给予公平、合理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然而,高压线占地补偿方面,地区间标准差异显著。

部分地区对高压线铁塔占地,仅按每基几百元补偿,与土地实际价值和被征地者预期差距巨大。例如在经济发达农村,用于高效农业种植的土地因高压线建设被占用,现行补偿标准难以弥补农民未来经济损失。

 2.补偿范围界定模糊

  除直接占用土地外,周边受高压线影响、利用受限的土地是否纳入补偿范围,目前缺乏明确规定。一些村民土地虽未被直接占用,但因靠近高压线,无法正常建设或种植,土地价值大幅降低,却未获相应补偿。

 3.拆迁安置方案遭质疑

  因高压线建设需搬迁的居民,安置方案是否合理成为争议焦点。安置地点偏远、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引发不满与抵触情绪。

 二、争议背后的法律依据解读

 1.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

 《土地管理法》明确,征收土地应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这表明,在高压线征地拆迁中,必须严格依此规定,确保被征地者获得合理补偿。

 2.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该条例对电力设施保护范围和保护区作出规定。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不得进行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作业和活动。这限制了高压线附近土地开发利用方式,同时要求征地拆迁过程中,充分考虑电力设施安全维护及周边居民权益保障。

 三、破局之策:多方协同共寻出路

 1.完善补偿标准制定机制

  政府部门应强化对高压线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研究与制定,综合考量土地原用途、资源条件、产值、区位、供求关系、人口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补偿标准。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时调整。

 2.明确补偿范围

  通过立法或政策解读,明确高压线周边受影响土地补偿范围,对因高压线建设导致土地利用受限的情况,给予合理补偿。比如参考土地评估价值和实际损失,制定相应补偿办法。

 3.优化安置方案

  对于需搬迁居民,安置方案应充分考虑其生活需求。安置地点选在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区域,确保居民生活质量不受影响。同时提供多样化安置方式,如货币补偿、产权调换等,尊重居民意愿。

 4.加强沟通与协商

  征地拆迁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建设单位应加强与被征地者沟通协商,充分听取意见诉求。对于争议问题,及时解释说明,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建立健全纠纷调解机制,借助第三方调解机构化解矛盾纠纷。

 5.强化法律监督与救济

  加强对高压线征地拆迁工作的法律监督,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进行。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同时为被征地者提供便捷法律救济途径,权益受侵害时,可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结语

  征地拆迁中高压线相关争议的解决,需要政府、建设单位和被征地者共同努力。只有在法律框架下,充分保障各方合法权益,才能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希望通过本文分析,能让大家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共同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