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牢和蹲看守所有啥不一样?关在里面的人心态差远了!

2025/03/10 17:06:32 查看201次 来源:邢环中律师


 

很多人分不清"看守所"和"监狱",觉得都是关人的地方。实际上,二者在职能、管理、环境乃至关押者的心理状态上都有显著差异。

 

 

一、法律定位不同:临时与长期

 

看守所:相当于“临时羁押站”,由公安机关管理。主要关押两类人:

未决犯:案件还在侦查、起诉或审判阶段,尚未被法院定罪的人;

已决犯:刑期在3个月以下,或剩余刑期不足3个月的短刑犯。

 

监狱:属于司法行政部门管理,是执行长期刑罚(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场所。只有经法院正式判决且刑期超过3个月的罪犯才会被移送至此。

 

二、生活环境对比:短暂与规范

 

看守所:

空间局促:十数人甚至二三十人共居一室,活动受限,要坐板(静坐),放风时间短或无条件放风;

生活单调:以等待诉讼程序为主,日常以学习法律、简单劳动为主;

管理严格:禁止家属直接探视,仅律师可会见未决犯。

 

监狱:

设施完善:有劳动车间、教育课堂、图书馆等,作息规律;

注重改造:服刑人员需参与劳动、接受技能培训和心理辅导;

探视权明确:家属可按规定定期会见,表现良好者还可能获得减刑。

 

三、关押者的心态:煎熬与适应

 

看守所里的焦虑煎熬:

1、心里没底最要命

不知道自己会判几年,整天担心"会不会坐牢?要关多久?"。有人天天掰着指头算开庭日子。

2、信息黑洞让人慌

接近与世隔绝,全靠律师和新进来的人传消息。有人因为焦虑过度,头发大把掉。

3、人际关系更紧张

关着各种案情的人,盗窃的、打架的、经济犯罪的都混住,容易起冲突。

 

监狱里的长期煎熬:

1、数着日子等出监

知道具体刑期后,很多人会做"倒计时日历"。但漫长的刑期容易让人麻木,特别是无期徒刑的,前两年最难熬。

2、改造压力实实在在

每天要完成劳动指标,学习法律知识。表现不好影响减刑,有人因为压力大偷偷哭。

3、与社会脱节的恐慌

蹲了十几年的人,听说外面都用智能手机了,会担心出去后跟不上时代。但表现好的能学技术,反而有盼头。

 

四、法律的人道主义:改造重于惩罚

 

无论是看守所还是监狱,我国法律均规定需保障在押人员的基本权利(如饮食、医疗)。监狱更以“改造”为核心目标,通过劳动和教育帮助服刑者重返社会。

 

结语:

 

监狱与看守所的差异,折射出法律对“嫌疑”与“定罪”的严格区分。它们的本质并非单纯惩戒,而是通过司法程序维护公平,同时给犯错者重生的机会。普通人或许一生无需接触这些地方,但了解其区别,既能避免误解法律,也是对自我行为的警示——自由之珍贵,往往在失去时才被真正察觉。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