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智敏律师侵权胜诉案例:科技公司起诉智能设备公司侵害专利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2025/03/17 19:59:10 查看78次 来源:林智敏律师

 

林智敏律师专业知识产权纠纷团队】【典型成功案例,就案情给与您详细法律分析和方案】

林智敏律师,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广州市高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

 

林智敏律师温馨提示:林智敏律师秉持“精准取证、多维施策”理念,专注商标侵权、著作权侵权、专利侵权、不正当竞争案件知识产权及不正当竞争领域被告方专业护航者,擅于从复杂争议中提炼核心矛盾,结合诉讼谈判双路径定制解决方案,以细节突破与策略创新全力捍卫当事人合法权益,致力于通过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实现案件最优结果!

 

以下是本篇知识产权侵权胜诉案例:科技公司起诉智能设备公司侵害专利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当事人

原告‌:某科技公司

原告律师:林智敏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被告‌:某智能设备公司

 

案情简介

(原告)科技公司是“一种激光雷达三维成像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其技术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领域。(被告)智能设备公司未经许可,在其生产的自动驾驶设备中使用了与科芯专利技术高度相似的方法,并宣称“自主研发”“全球领先技术”,导致科技公司市场份额大幅下滑。

 

科技公司主张智能设备公司构成专利侵权及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要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并适用惩罚性赔偿。

 

原告(我方)诉讼请求

1、判令被告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侵权产品;

2、销毁库存侵权产品及专用生产模具;

3、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计人民币4000万元;

4、判令被告删除虚假宣传内容并公开道歉;

5、适用惩罚性赔偿(按侵权获利的三倍计算)。

 

被告辩护意见

1、主张涉案专利技术属于公知技术,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专利无效宣告请求;

2、辩称其技术方案与原告专利权利要求存在实质性差异,未落入保护范围;

3、认为“自主研发”宣传内容不构成虚假宣传,仅为商业推广用语;

4、质疑原告主张的赔偿金额缺乏计算依据。

 

案件争议焦点

1、涉案专利是否有效(被告是否成功无效原告专利);

2、被告技术方案是否落入原告专利保护范围;

3、被告宣传行为是否构成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

4、侵权赔偿基数的确定及惩罚性赔偿适用条件是否满足。

 

判决结果

1、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4000万元(含惩罚性赔偿1500万元);

2、被告立即停止侵权并删除虚假宣传信息,在官网及行业媒体刊登致歉声明。

 

法官观点

1、专利侵权认定‌:

被告技术方案虽对专利权利要求中的个别参数调整,但核心步骤与专利技术方案无实质性差异,构成等同侵权。被告在专利无效程序中的主张缺乏证据支持,专利稳定性未被推翻。

2、不正当竞争分析‌:

被告明知技术来源于原告专利,仍宣称“自主研发”,误导消费者并损害原告商誉,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

3、惩罚性赔偿适用‌:

被告曾与原告进行过技术合作谈判,接触过专利技术,侵权主观故意明显;参考被告侵权产品销售额(2.5亿元)及行业利润率(15%),以侵权获利的1.5倍计算惩罚性赔偿。

 

案件总结

原告通过专利公开换保护,同时结合商业秘密对未公开参数进行防御,体现知识产权综合布局策略。对参数调整类“微小改进”严格适用等同原则,防止侵权人通过技术规避手段逃脱责任。

通过第三方审计报告、行业平均利润率等多维度核定赔偿基数,为高额判赔提供依据。虚假宣传行为与专利侵权共同构成商业利益侵害,法院支持综合救济。

 

如需要了解更深入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问题,欢迎咨询林智敏律师专业知识产权纠纷团队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