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7 22:09:29 查看74次 来源:邢环中律师
最近,91论坛用户因上传涉黄内容被立案调查的消息引发关注。许多网友疑惑:随手发几张“大尺度”照片,真的会坐牢吗?发帖人的配偶参与拍摄但不传播,是否也算违法?点击量是怎么算出来的?今天我们就用真实案例,带您了解背后的法律知识。
一、取保候审:特殊情节下的“一线生机”
张先生因在论坛发布夫妻私密照片被刑拘。他的妻子李女士焦急万分:“他只是分享生活,根本没赚钱,能先保释回家吗?”律师告诉她,传播淫秽物品罪虽量刑较轻(一般两年以下),但涉黄案件取保候审难度较大。不过,特殊情况下仍有机会。
去年,一对企业高管夫妻因类似案件被查。检察官审查发现,二人无前科、公司经营良好,且传播内容未涉及未成年人,最终未批准逮捕。另一位父亲因女儿患自闭症需要照料,通过“羁押必要性审查”成功取保。这说明,家庭特殊情况、社会贡献度、案件社会危害性等因素,都可能成为取保突破口。
律师建议:黄金37天(拘留最长30天+报捕审查7天)内,可提交《不予批捕意见书》,重点说明嫌疑人无社会危险性、符合取保条件。但切记,取保后仍需配合调查,最终可能面临缓刑或实刑。
二、夫妻共同拍摄,另一半会被牵连吗?
王女士最近受到警方传唤——丈夫在论坛发布二人的私密视频,她作为出镜者也被列为嫌疑人。这种情况是否合理?
根据《刑法》规定,单纯参与拍摄不构成犯罪。比如夫妻自拍私密视频,只要不传播就不违法。但若存在以下情形,可能被认定共犯:
共同管理账号(如妻子知晓密码并登录);
协助编辑上传(帮助选图、写文案);
默许传播行为(明知对方上传却未制止)。
王女士的案例中,若能证明其从未接触丈夫账号、不知晓传播行为,通常不会被追责。但现实中,警方初期可能将同居密友列为调查对象,需通过聊天记录、设备使用记录等证据自证清白。
三、点击量背后的“数字游戏”
论坛显示视频点击量5万次,为何律师却说实际有效点击可能不足2万?这里存在三个法律盲区:
技术性虚增:网站自动刷新、重复访问会被累计计数。某案例中,鉴定机构扣除系统自动生成的3万次访问后,实际点击量未达入罪标准。
发布者自点:嫌疑人反复查看自己发的帖子,这部分点击依法应予扣除。
境外服务器误差:部分论坛数据存储在海外,提取过程可能出现统计偏差。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某地法院判决曾明确:页面显示点击量不能直接作为定罪依据,需结合后台日志、用户IP等核查实际传播人数。这也给律师提供了重要辩护空间。
四、收钱与不收钱,天壤之别
同样是传播20段视频,免费分享可能不构成犯罪,收费传播则面临三年以下刑期。关键区别在于是否“牟利”:
无偿分享:需传播40段以上视频或点击超2万次才构成犯罪;
有偿传播:超过20段视频或点击1万次即触犯更重的“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广告收益:即便未直接收费,通过淫秽内容吸引流量赚取广告费,也算牟利。
某网红曾将私密视频设置“打赏可见”,获利仅800元却被判刑1年。这提醒我们,网络平台的任何形式获益(虚拟礼物、会员积分等)都可能被认定为违法所得。
提醒:
私密内容不上传:即使加密分享,也可能被他人破解传播;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论坛关闭≠数据消失,服务器日志可追溯多年记录;
警惕“帮忙转发”:二次传播者同样可能担责;
未成年人保护红线:向未成年人传播直接构成加重情节;
争议时保留证据:第一时间固定网页数据、聊天记录等重要信息。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数字足迹”负责。遇到法律问题,及时寻求专业律师帮助,才能在法律框架内最大限度维护权益。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