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期满,员工仍不能上班的,怎么处理?

2025/04/03 18:48:01 查看337次 来源:吴中律师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在医疗期满后,如果员工不能上班,无法继续从事原工作或者由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公司有权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医疗期的具体时长。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第三条,医疗期的长短取决于劳动者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具体来说,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3个月,5年以上的为6个月;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6个月,5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为9个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为12个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为18个月,20年以上的为24个月。

在医疗期满后,如果劳动者仍然无法胜任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公司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项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这一规定包含四个要素:一是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二是医疗期满;三是不能从事原工作;四是也不能从事由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

公司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知情权,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缓冲时间。同时,公司还需要依法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发放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然而,公司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能随意解除。例如,如果劳动者在医疗期满后的第一天未能到单位报到,单位不能立即将其视为旷工并解除劳动合同,而应该积极与员工进行沟通,督促其返岗工作。此外,公司在解除劳动合同时,还需要确保已经为劳动者另行安排过工作或者按照相关规定安排劳动者进行了劳动能力鉴定。如果公司未能履行这些程序,直接解除劳动关系,将构成违法解除,需要向劳动者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

综上所述,医疗期满后,公司在劳动者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情况下,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但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公司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提前通知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并确保已经为劳动者另行安排工作或进行了劳动能力鉴定。这样才能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双方引发纠纷。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您的权益,我的责任。若您后续需要法律服务的话,可以联系吴中律师。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