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货未卖出就被查,如何认定涉案金额?

2025/04/07 22:59:06 查看22次 来源:林智敏律师

【林智敏律师,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广州市高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中小企业法律顾问专家。】

【专业尽责的林智敏律师刑事辩护团队,温馨提示:如遇刑事案件,先不要张也不要心烦意乱,第一时间咨询正规、专业的律师以获取正确的法律帮助方为上策!不要盲目相信黄牛”“找关系摆平等野路子,希望能帮到您!办案理念:专业高效,为当事人利益全力辩护,不让当事人蒙受不白之冤。擅长取保候审、不起诉、缓刑、无罪辩护,从案件细节入手找到突破口而拿出独特辩护方案。宗旨:不让任何一位无辜者蒙受不白之冤,为当事人提供最优质的刑事辩护方案,守护您的合法权益!】

以下林智敏律师为您解析“假货未卖出就被查,如何认定涉案金额?”

一、涉案金额的定罪核心作用

根据《刑法》第214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以“违法所得数额”或“销售金额”作为定罪量刑的核心标准。即使假货未实际售出,只要被查扣的货物具备销售目的,仍可能被认定为犯罪(犯罪未遂),但涉案金额的认定规则与既遂案件存在重大差异。

二、未售出假货的金额认定规则

  1. 有明确标价的情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第12条:

1)       查扣的未销售商品,按标价或已查清的实际销售平均价计算金额

2)       若标价明显低于正品市场价,可能按正品市场中间价认定。

  1. 无标价且无销售记录的情形

1)       司法机关通常委托价格鉴定机构按正品市场中间价计算金额;

2)       若无法查明品牌型号,可能按同类商品市场价认定(争议最大)。

  1. 混合情形(部分售出+部分未售)

1)       已售出部分按实际销售额计算;

2)       未售出部分按标价或鉴定价累计,总额合并追责。

三、金额认定的3大争议焦点

‌1扣押物品是否全部计入涉案金额?

a)   需证明查扣商品与犯罪行为直接关联,无关物品(如自用正品、其他货物)应排除

b)   若仓库中存在多批次货物,需通过进货单据、物流记录等区分涉案批次。

‌2主观明知是否影响金额认定?

a)   若行为人仅参与部分环节(如运输),且无证据证明其知晓全部货量,可能主张“仅对明知部分担责”。

‌3货物流向证据的权重

a)   若查获商品尚未进入销售环节(如存放在生产车间),可主张按生产环节货值认定,而非销售价(刑民交叉案件常见分歧点)

四、律师辩护的4大突破方向

‌1、质疑价格认定依据申请重新鉴定,主张按实际拟售价(如进货单、聊天记录中的报价)计算,而非正品价;

‌2、切割“自用”与“待售”货物通过货物包装状态(如无外包装、未标注价格)、存储位置等,证明部分货物非用于销售;

‌3、主张未遂情节减轻处罚:未实际售出的部分属于犯罪未遂,可争取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

4、金额存疑时“就低认定”在标价、鉴定价、实际售价均不明时,推动法院按“有利于被告人”原则就低认定。

五、实务操作建议

1.   在查扣阶段立即对货物清单、扣押程序提出书面异议,并拍照固定证据;

2.   收集进货成本、聊天记录等证据,对抗正品市场价鉴定结论;

3.   对于未拆封货物,可申请抽样鉴定,避免全部按假冒品计算金额。

总结:未售出假货的金额认定直接影响罪与非罪、刑期长短,建议在立案初期即委托律师介入,通过证据审查、鉴定异议等策略,最大限度降低涉案金额风险

刑事案件委托大律所、专业律师的作用:

侦查阶段

1、黄金37天:委托律师,有效取保。从案发被拘留的第一天开始算起,到报请检察院决定批准逮捕,这期间长有37天,取保的机率是最高,所以越早越及时的委托刑事专业律师,就越容易取保出来!

2、逮捕后聘请律师:有效维护合法权益。为保障侦查的顺利进行,家属在法院判决之前是不能探望嫌疑人的,有且只有律师才有权利去会见。越早聘请律师,越有利于安抚、缓解嫌疑人紧张绝望的情绪。通过律师提供的法律咨询和帮助,有利于增强当事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更早的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为维护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工作。

审查起诉阶段

只有律师才能阅卷,越早阅卷,越有利于律师发现证据,争取缓刑、罪轻、无罪辩护。刑事律师可以前往检察院阅卷,可以申请检察院调取证据、与检察官进行电话或者面对面地沟通表达法律意见,根据案件情况为当事人申请羁押性必要性审查,申请取候审!刑事律师越是充分了解案情、掌握证据、越利于形成全面、有效、专业的辩护思路,建议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提出缓刑量刑意见等等,为当事人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审判阶段

越早聘请律师,越有利于为当事人的庭审做好充足准备。刑事律师可以就庭审流程及庭审注意事项对被告人进行辅导,演练庭审流程,预测控方提问的内容,让被告人在庭上保持冷静、有效发表意见。刑事律师可以申请排除非法证据,参加庭前会议就有关法律问题发表意见,申请法院调取证据、通知证人、鉴定人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出庭作证。刑事律师可以在庭上发表无罪、罪轻辩护意见,庭后提交书面辩护词,让被告人合法权益大化。

林智敏律师专业团队温馨提示:如家人被刑事拘留,先不要慌张,不要病急乱投医,不要随便相信黄牛找关系帮你摆平之类的骗局,第一时间咨询正规、专业的律师以获取正确的法律帮助方为上策!希望能帮到您!因违法行为被拘留后,简单刑事案件直到法院开庭审判至少也要3-4个月时间,有的甚至一年多甚至更久,家属都是没有办法嫌疑人的!家属可委托律师到其羁押的看守所会见,拘留10多天左右,口供十分重要。律师可到看守所告知当事人其口供的注意事项,并帮助分析法律问题,律师了解案情及当事人被拘留后向机关供述了多少内容,并据案情的复杂程度及后期量刑结果,尽快帮其申请取保候审、变更羁押措施事宜,以免受牢狱之苦!

刑事案件家属应对指南(家属必读)

一、慌乱无助时,保持清醒头脑是关键
接触过大量家属的焦虑表述:"家人被带走后整夜失眠,手机时刻攥在手里等消息,就像在茫茫黑夜中摸索前行......"这种切肤之痛完全可以理解,毕竟自由与生命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富。

但此时更需要警惕情绪化决策陷阱。部分家属容易陷入"行动焦虑",盲目寻求各类非正规渠道,结果往往人财两空。需要明确:监所内的当事人最需要的是专业有效的法律帮助,而非不计代价的仓促行动。某些案件中,家属被诈骗的经历反而会给在押人员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

二、当心"看守所关系户"的取保骗局
重点提示:取保候审审批权归属于案件承办机关(公安/检察/法院),监所仅履行羁押职能。某些自称"看守所有关系"的中介,实则利用案件办理的时间规律实施诈骗。

这类骗局通常有两大特征:

1、宣称"成功收费、失败退款",利用部分案件的自然撤销概率;

2、虚构司法系统人脉关系,收取高额"活动经费"

典型案例参照:昆山正当防卫案中,当事人虽被刑事立案,但经调查最终撤销案件。若此类案件恰好发生在中介行骗期间,家属极易误认为是中介的"运作成果"。实际上这些掮客仅是利用司法程序的时间差,实施空手套白狼的骗术。

重要提醒:专业的刑事辩护必须基于案件证据和法律适用展开,任何声称"特殊关系运作"的承诺都涉嫌违法诈骗。建议家属通过正规法律渠道寻求帮助,避免二次损失。

如需要了解更深入的刑事案件问题,欢迎咨询林智敏律师专业刑事辩护团队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