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欺诈VS刑事诈骗:一字之差可能让你坐牢还是赔钱

2025/04/08 20:31:03 查看102次 来源:林智敏律师


【林智敏律师,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广州市高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中小企业法律顾问专家。】

【专业尽责的林智敏律师刑事辩护团队,温馨提示:如遇刑事案件,先不要张也不要心烦意乱,第一时间咨询正规、专业的律师以获取正确的法律帮助方为上策!不要盲目相信黄牛”“找关系摆平等野路子,希望能帮到您!办案理念:专业高效,为当事人利益全力辩护,不让当事人蒙受不白之冤。擅长取保候审、不起诉、缓刑、无罪辩护,从案件细节入手找到突破口而拿出独特辩护方案。宗旨:不让任何一位无辜者蒙受不白之冤,为当事人提供最优质的刑事辩护方案,守护您的合法权益!】

在遭遇钱财被骗时,当事人常陷入“该报警还是起诉”的困惑。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罪看似相似,但法律性质、后果截然不同。

一、本质区别: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刑事诈骗罪的核心要件:

  • 行为人自始就不打算履行承诺(如虚构投资项目卷款潜逃)

  • 资金用于个人挥霍、赌博或偿还其他债务(2023年最高法指导案例第78号)

民事欺诈的认定标准:

  • 行为人存在部分履约行为(如夸大产品效果但实际交付商品)

  • 收取款项后用于生产经营(如收取预付款但因经营不善无法交货)

实务难点

  • 刑事立案关键看资金去向:若查明30%以上资金未用于约定用途,可能被认定诈骗罪。

二、维权路径:报警or起诉?关键看这三点

  1. 证据充分性

    • 民事欺诈:需自行提供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证明率达50%即可)

    • 刑事诈骗:需达到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如对方伪造公章、资金流水异常)

  2. 金额门槛

    • 刑事诈骗:单省立案标准为3000元起(电信诈骗可降至1500元)

    • 民事欺诈:无金额限制,但1万元以下诉讼成本较高

  3. 程序互斥规则

    • 刑事立案后不得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但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 民事案件审理中发现犯罪线索的,法院应移送公安(《民诉法》124条)

三、交叉地带:这四种情形可能同时担责

  1. 民事转刑事:若民事案件审理中发现行为人转移财产、销毁证据等逃避执行行为,可能升级为拒不执行判决罪(最高可判7年)

  2. 刑事附带民事:诈骗罪受害人可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主张精神损害赔偿(限人身伤害案件)

  3. 单位责任:企业员工实施诈骗若被认定为单位意志,单位需承担民事赔偿,直接责任人承担刑事责任(如P某平台暴雷案件)

维权策略提示

  • 民事优先:若对方有实际经营或部分履约,建议同步申请财产保全

  • 刑事优先:发现资金流向境外或涉及团伙作案,应立即报警冻结账户

刑事案件委托大律所、专业律师的作用:


侦查阶段

1、黄金37天:委托律师,有效取保。从案发被拘留的第一天开始算起,到报请检察院决定批准逮捕,这期间长有37天,取保的机率是最高,所以越早越及时的委托刑事专业律师,就越容易取保出来!

2、逮捕后聘请律师:有效维护合法权益。为保障侦查的顺利进行,家属在法院判决之前是不能探望嫌疑人的,有且只有律师才有权利去会见。越早聘请律师,越有利于安抚、缓解嫌疑人紧张绝望的情绪。通过律师提供的法律咨询和帮助,有利于增强当事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更早的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为维护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工作。

审查起诉阶段

只有律师才能阅卷,越早阅卷,越有利于律师发现证据,争取缓刑、罪轻、无罪辩护。刑事律师可以前往检察院阅卷,可以申请检察院调取证据、与检察官进行电话或者面对面地沟通表达法律意见,根据案件情况为当事人申请羁押性必要性审查,申请取候审!刑事律师越是充分了解案情、掌握证据、越利于形成全面、有效、专业的辩护思路,建议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提出缓刑量刑意见等等,为当事人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审判阶段

越早聘请律师,越有利于为当事人的庭审做好充足准备。刑事律师可以就庭审流程及庭审注意事项对被告人进行辅导,演练庭审流程,预测控方提问的内容,让被告人在庭上保持冷静、有效发表意见。刑事律师可以申请排除非法证据,参加庭前会议就有关法律问题发表意见,申请法院调取证据、通知证人、鉴定人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出庭作证。刑事律师可以在庭上发表无罪、罪轻辩护意见,庭后提交书面辩护词,让被告人合法权益大化。

林智敏律师专业团队温馨提示:如家人被刑事拘留,先不要慌张,不要病急乱投医,不要随便相信黄牛找关系帮你摆平之类的骗局,第一时间咨询正规、专业的律师以获取正确的法律帮助方为上策!希望能帮到您!因违法行为被拘留后,简单刑事案件直到法院开庭审判至少也要3-4个月时间,有的甚至一年多甚至更久,家属都是没有办法嫌疑人的!家属可委托律师到其羁押的看守所会见,拘留10多天左右,口供十分重要。律师可到看守所告知当事人其口供的注意事项,并帮助分析法律问题,律师了解案情及当事人被拘留后向机关供述了多少内容,并据案情的复杂程度及后期量刑结果,尽快帮其申请取保候审、变更羁押措施事宜,以免受牢狱之苦!

刑事案件家属应对指南(家属必读)

一、慌乱无助时,保持清醒头脑是关键
接触过大量家属的焦虑表述:"家人被带走后整夜失眠,手机时刻攥在手里等消息,就像在茫茫黑夜中摸索前行......"这种切肤之痛完全可以理解,毕竟自由与生命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富。

但此时更需要警惕情绪化决策陷阱。部分家属容易陷入"行动焦虑",盲目寻求各类非正规渠道,结果往往人财两空。需要明确:监所内的当事人最需要的是专业有效的法律帮助,而非不计代价的仓促行动。某些案件中,家属被诈骗的经历反而会给在押人员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

二、当心"看守所关系户"的取保骗局
重点提示:取保候审审批权归属于案件承办机关(公安/检察/法院),监所仅履行羁押职能。某些自称"看守所有关系"的中介,实则利用案件办理的时间规律实施诈骗。

这类骗局通常有两大特征:

1、宣称"成功收费、失败退款",利用部分案件的自然撤销概率;

2、虚构司法系统人脉关系,收取高额"活动经费"

典型案例参照:昆山正当防卫案中,当事人虽被刑事立案,但经调查最终撤销案件。若此类案件恰好发生在中介行骗期间,家属极易误认为是中介的"运作成果"。实际上这些掮客仅是利用司法程序的时间差,实施空手套白狼的骗术。

重要提醒:专业的刑事辩护必须基于案件证据和法律适用展开,任何声称"特殊关系运作"的承诺都涉嫌违法诈骗。建议家属通过正规法律渠道寻求帮助,避免二次损失。

如需要了解更深入的刑事案件问题,欢迎咨询林智敏律师专业刑事辩护团队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