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闭塞致大面积心肌坏死,需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及长期心脏康复),等待期内胸痛、心悸、胸闷及心电图异常拒赔医疗险,君审律所在深圳市法院胜诉获赔 62 万

2025/04/10 09:55:21 查看192次 来源:君审保险律师

在深圳,覃先生是一名经常加班的企业高管,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和不规律的生活作息,让他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同时,他还有长期吸烟和饮酒的习惯。近段时间,覃先生在工作时经常感到胸痛,疼痛呈压榨性,主要位于胸骨后,有时会放射至肩部和手臂。心悸的症状也时常出现,心脏跳动不规律,让他感到心慌意乱。


覃先生还伴有胸闷的症状,胸口仿佛被一块大石头压住,呼吸不畅。在一次体检中,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异常,医生建议他进一步检查心脏问题。但由于工作繁忙,覃先生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只是在胸痛、心悸发作时服用一些止痛药来缓解。


直到有一天,覃先生在开会时突然胸痛加剧,脸色苍白,大汗淋漓,随即晕倒在地。同事们急忙将他送往医院,经过冠状动脉造影、心肌酶谱检查等一系列详细检查,覃先生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已经闭塞,导致大面积心肌坏死,需要立即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来开通血管,并且术后需要长期的心脏康复治疗。


覃先生想起自己投保的医疗险,便向保险公司提出了理赔申请。保险公司审核时,以覃先生在等待期内出现胸痛、心悸、胸闷及心电图异常为由拒赔。保险公司认为,覃先生在投保后的等待期内就出现了这些症状,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等待期内出险保险公司不承担赔付责任,并且推测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闭塞致大面积心肌坏死,需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及长期心脏康复)可能与等待期内的胸痛、心悸、胸闷及心电图异常存在关联,因此拒绝赔付。


覃先生感到既愤怒又无奈,他表示自己的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闭塞致大面积心肌坏死,需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及长期心脏康复)并不是因为等待期内的这些症状直接导致的,而且在投保时,保险公司并没有对等待期条款进行清晰的解释。面对保险公司的拒赔,覃先生多次与保险公司沟通协商,但都没有取得任何结果,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经朋友推荐,覃先生找到了君审律师事务所。君审律所的李鹏律师和韩玉龙律师接受了覃先生的委托。律师们仔细研究了保险合同和覃先生的病历资料,发现保险公司在销售保险产品时,对等待期条款的告知存在漏洞,没有向覃先生充分说明等待期内出险的具体判定标准。同时,律师们收集覃先生的就医记录、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走访多位心血管内科专家,获取专业医学意见。专家明确指出,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闭塞致大面积心肌坏死,需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及长期心脏康复)的发病机制复杂,胸痛、心悸、胸闷及心电图异常虽然是其常见症状之一,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出现这些症状就必然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闭塞致大面积心肌坏死,需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及长期心脏康复),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不能仅仅因为覃先生在等待期内出现这些症状,就拒赔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闭塞致大面积心肌坏死,需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及长期心脏康复)的医疗费用。


随后,李鹏律师和韩玉龙律师代表覃先生向深圳市当地法院提起了诉讼。在庭审过程中,律师们通过出示大量证据和专业的医学分析,有力地证明了覃先生的情况不应该被保险公司拒赔。律师们指出,保险公司在销售过程中未履行明确说明义务,致使覃先生对等待期条款产生误解。从医学角度来看,覃先生患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闭塞致大面积心肌坏死,需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及长期心脏康复)不能归因于等待期内的胸痛、心悸、胸闷及心电图异常,保险公司的拒赔缺乏合理依据。


经过法院的审理,最终判决保险公司向覃先生赔付 62 万。这一判决结果让覃先生感受到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为他解决了经济上的燃眉之急。君审律师事务所凭借专业的法律服务,成功地帮助覃先生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再次彰显了其在保险理赔纠纷领域的卓越能力。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