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5 21:40:31 查看41次 来源:孙苏炎律师
在互联网经济繁荣发展的当下,电商平台、消费券活动及快递业务为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然而,一些人却通过 “薅羊毛” 实施诈骗行为。近期,上海警方多次开展行动,对这类 “薅羊毛” 诈骗犯罪活动进行抓捕。面对此类情况,其诈骗案件的量刑标准是什么?家属在面对亲人涉案时又该如何应对?接下来为您详细介绍。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薅羊毛”涉嫌诈骗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通常会通过虚假退货、伪造物流信息等手段,骗取平台或商家的退款,从而实现非法获利。这种行为明显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消费券薅羊毛涉嫌诈骗案的量刑标准:
数额较大: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诈骗公私财物价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具体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涉案金额、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以及被告人的认罪态度等。一般来说,诈骗罪的刑罚幅度较大,从拘役、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都有可能,具体取决于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
家属应该做些什么:
当家人因 “薅羊毛” 涉嫌诈骗被上海警方抓获,家属需保持冷静,首先了解案件基本情况,尽可能获取初步案情信息,其次需及时委托专业律师,抓住刑事拘留后的 37 天黄金期,让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包括会见当事人、了解详细情况、申请取保候审以及后续的辩护工作等。
倘若家属存在任何不懂的法律问题,欢迎随时留言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 。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