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18:28:36 查看13次 来源:林智敏律师
公司高息揽储后倒闭:是投资风险还是刑事诈骗?
近年来,多家企业以高回报吸引公众存款后突然倒闭,大量投资者血本无归。这类事件究竟属于正常投资风险还是刑事诈骗?
以下林智敏律师从刑法角度进行解析:
一、诈骗罪的认定标准
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罪须同时具备两个核心要件: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客观上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若企业明知无兑付能力仍编造虚假项目吸收资金,或将资金用于个人挥霍、转移隐匿,则可能构成诈骗罪。
二、与非法吸存的本质区别
司法实践中需注意区分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法第192条)。前者本质是"空手套白狼"的骗局,后者则是违规从事金融业务。若企业确有实体经营,但因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可能被认定为非法集资类犯罪或民事违约,而非诈骗。
三、关键证据的识别要点
判断是否存在诈骗故意,可重点收集三方面证据:1.资金流向证据,查看是否用于宣传项目;2.企业财务审计报告,核实实际兑付能力;3.宣传资料与项目实地情况的比对记录。若存在伪造批文、虚构投资项目等情形,诈骗罪成立概率较高。
四、投资者的维权路径
遭遇此类事件应立即采取三项措施:1.向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报案并提交证据材料;2.通过企业信用公示系统查询工商备案信息;3.及时申请财产保全。
律师提醒:高息背后必然伴随高风险,投资者应牢记"三查"原则:查企业金融业务许可资质、查投资项目权属证明、查资金监管账户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进行个案分析,选择最佳维权方案。
【林智敏律师,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广州市高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中小企业法律顾问专家。】
【专业尽责的林智敏律师刑事辩护团队,温馨提示:如遇刑事案件,先不要张也不要心烦意乱,第一时间咨询正规、专业的律师以获取正确的法律帮助方为上策!不要盲目相信“黄牛”“找关系摆平”等野路子,希望能帮到您!办案理念:专业高效,为当事人利益全力辩护,不让当事人蒙受不白之冤。擅长取保候审、不起诉、缓刑、无罪辩护,从案件细节入手找到突破口而拿出独特辩护方案。宗旨:不让任何一位无辜者蒙受不白之冤,为当事人提供最优质的刑事辩护方案,守护您的合法权益!】
如需要了解更深入的刑事案件问题,欢迎咨询林智敏律师专业刑事辩护团队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