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20:18:37 查看41次 来源:林智敏律师
“重大责任事故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界限在哪里?
工厂爆炸、化学品泄漏等事故频发,涉事人员可能被追究重大责任事故罪或危险物品肇事罪。两罪名看似相似,但法律“量刑尺”截然不同。
一、法律“管辖范围”不同
1、 重大责任事故罪(刑法第134条):
管的是所有生产、作业领域的安全问题,例如建筑工地违规施工导致坍塌,煤矿未安装瓦斯监测系统引发爆炸。
2、危险物品肇事罪(刑法第136条):
只针对爆炸品、易燃品、放射性物质等危险物品的管理,例如违规运输汽油引发火灾,化工厂储存剧毒化学品不当导致泄漏。
二、违规的“核心问题”不同
1、 重大责任事故罪:
违反的是生产作业中的整体安全管理规定,例如强令工人冒险作业、不配备安全防护设备。
2、 危险物品肇事罪:
违反的是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的专项规定,例如用普通货车运炸药、将易燃品堆放在高温车间。
举例对比:
同一家化工厂爆炸:
(1)若因设备老化未检修引发事故→可能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2)若因违规混存化学品引发爆炸→更可能构成危险物品肇事罪。
三、事故发生的“场景”不同
1、重大责任事故罪:
事故发生在日常生产、作业过程中,例如工地施工、工厂流水线操作。
3、 危险物品肇事罪:
事故可能发生在危险物品的任一管理环节,包括生产后的运输、储存、使用,例如运输途中化学品翻车泄漏。
典型案例:
(1)某仓库管理员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危险物品管理环节)→危险物品肇事罪;
(2)某建筑公司未加固基坑导致塌方(施工作业过程)→重大责任事故罪。
三、法律后果的“轻重侧重”不同
两罪最高刑期均为7年有期徒刑,但司法实践中:
1、 危险物品肇事罪:
因涉及高危物品的特殊风险,即使未造成死亡,仅导致重大污染或经济损失,也可能被定罪。
2、 重大责任事故罪:
通常要求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重伤3人以上等严重后果。
四、如何避免“踩雷”?
危险品从业者:
1) 严格区分危险品与其他物品的管理规则;
2) 运输、储存环节务必遵守专项法规(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普通生产企业:
1) 定期排查设备隐患,完善安全操作流程;
2) 对涉及危险品的环节单独制定应急预案。
林智敏律师提示:两罪名如同“安全责任的两把锁”:一把锁住日常作业风险,一把锁住危险品专项风险。
【林智敏律师,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广州市高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中小企业法律顾问专家。】
【专业尽责的林智敏律师刑事辩护团队,温馨提示:如遇刑事案件,先不要张也不要心烦意乱,第一时间咨询正规、专业的律师以获取正确的法律帮助方为上策!不要盲目相信“黄牛”“找关系摆平”等野路子,希望能帮到您!办案理念:专业高效,为当事人利益全力辩护,不让当事人蒙受不白之冤。擅长取保候审、不起诉、缓刑、无罪辩护,从案件细节入手找到突破口而拿出独特辩护方案。宗旨:不让任何一位无辜者蒙受不白之冤,为当事人提供最优质的刑事辩护方案,守护您的合法权益!】
如需要了解更深入的刑事案件问题,欢迎咨询林智敏律师专业刑事辩护团队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