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入巨额诈骗案如何取保?

2025/04/24 10:02:27 查看22次 来源:王诗婷律师

在法律的框架中,取保候审是一项重要的刑事强制措施,它为那些卷入刑事案件的人提供了在审判前暂时恢复自由的机会。对于卷入巨额诈骗案的嫌疑人来说,取保候审可能是他们在漫长司法程序中重获自由的一线希望。但如何才能成功申请取保候审呢?这其中涉及到诸多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的要点。


一、了解取保候审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这一措施不仅体现了法律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尊重和保障,也有助于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二、明确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


1. 可能判处较轻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理论上是具备取保候审条件的。在巨额诈骗案中,如果嫌疑人在案件中情节较轻,作用较小,经过综合判断可能被判处此类较轻刑罚,那么就有可能符合这一条件。比如嫌疑人只是在诈骗团伙中从事一些边缘性的辅助工作,且涉及金额相对较小,在整体犯罪中的参与度不高,就有申请取保候审的可能。


2. 社会危险性较低:即便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也可以取保候审。在巨额诈骗案里,司法机关会综合考虑嫌疑人的个人情况、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多方面因素来评估其社会危险性。例如嫌疑人一贯表现良好,没有前科,在案发后积极配合调查,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且有固定的住所和稳定的社会关系,能够保证随传随到,那么就有可能被认定为社会危险性较低,从而符合取保候审条件。


3. 特殊身体状况或情形: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这体现了法律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巨额诈骗案中,如果嫌疑人存在这些特殊身体状况或情形,且经过评估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也有机会申请取保候审。比如嫌疑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在这种情况下,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影响案件的侦查和审判,就有可能被批准。


4.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未办结:当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也符合条件。这是为了防止超期羁押,保障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在一些复杂的巨额诈骗案中,由于案件调查难度大、涉及范围广,可能无法在规定的羁押期限内完成侦查和审理工作,此时嫌疑人就可以基于这一理由申请取保候审。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