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 10:06:01 查看20次 来源:王诗婷律师
在法律实践中,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为这类案件中的嫌疑人辩护,不仅需要遵循一般刑事辩护的原则和方法,更要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特殊性,在法律框架内维护其合法权益。这不仅是对法律公平正义的践行,也是对未成年人未来发展的关怀。
一、精准核实年龄证据,确保责任认定准确
在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中,首要任务是精准核实未成年人的年龄。这是因为年龄直接关系到刑事责任的认定。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辩护律师需对证明未成年人年龄的证据进行严格审查,如户籍证明、出生证明、学籍档案等 。若这些证据存在瑕疵或相互矛盾,应积极收集其他佐证材料,如接生人员的证言、邻居的证人证言等 。例如,在某起案件中,嫌疑人户籍登记年龄显示已满十六周岁,但辩护律师通过走访调查,找到嫌疑人出生时的接生婆,接生婆证实嫌疑人实际出生日期比户籍登记晚,最终结合其他证据,法院认定嫌疑人作案时不满十六周岁,依法从轻处理 。
二、全面调查成长背景,剖析犯罪深层原因
全面调查未成年人的成长背景,是辩护工作的关键环节。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对其行为有着深远影响 。家庭是否和睦、父母是否尽责、学校教育是否得当、社会交往是否健康等因素,都可能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 。
辩护律师可以通过与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亲属、老师、同学等人交流,了解其成长经历、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社交圈子等 。例如,在处理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件时,律师发现嫌疑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其缺乏关爱和管教,嫌疑人在学校也因成绩差而受到同学的歧视,从而逐渐走上犯罪道路 。在法庭上,律师向法官详细阐述这些背景信息,说明嫌疑人犯罪并非本性恶劣,而是成长环境中的诸多不良因素导致,争取法官的理解和从轻处罚 。
三、关注身心发展特点,强调从轻减轻情节
未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与成年人存在显著差异,他们的认知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 。在辩护过程中,律师应充分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强调这些因素对其犯罪行为的影响 。
例如,在涉及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案件中,律师可以指出未成年人在情绪激动时,往往难以像成年人一样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容易冲动行事 。同时,若未成年人在犯罪后有自首、立功、坦白、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情节,律师应积极向法庭提出,依据法律规定争取从轻、减轻处罚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对于立功的犯罪分子,也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四、严格审查证据程序,保障合法诉讼权利
在刑事诉讼中,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诉讼权利至关重要 。辩护律师要严格审查案件的证据收集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存在非法取证的情况 。
根据法律规定,讯问未成年人时,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如果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也应当通知未成年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 。若未依法通知相关人员到场,所取得的供述可能存在瑕疵,律师可依法提出排除该证据的申请 。例如,在某起案件中,警方在讯问未成年人时,未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辩护律师发现这一程序违法后,向法庭提出排除该讯问笔录作为证据的申请,最终法庭采纳了律师的意见 。
五、提出教育矫治建议,助力回归社会正轨
为涉刑未成年人辩护,不仅仅是为了减轻刑罚,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改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 。辩护律师可以结合案件情况,向法庭提出合理的教育矫治建议 。
比如,建议对未成年人适用社区矫正,让其在社区环境中接受教育和改造,同时不脱离家庭和学校,减少对其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或者根据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建议安排职业技能培训,为其今后的就业和生活打下基础 。在一些轻微犯罪案件中,还可以建议对未成年人进行公益劳动等替代性处罚措施,让他们在接受惩罚的同时,也能增强社会责任感 。
为涉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嫌疑人辩护,是一项充满挑战但又意义重大的工作 。辩护律师需要深入了解未成年人的特点和法律规定,从多个角度入手,全面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他们争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这些误入歧途的孩子能够重新回到人生的正轨 。
没有了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