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切房一半?拆与不拆的法律困局与破局之道

2025/04/26 14:53:07 查看20次 来源:京盟律师杜柏飞团队律师

 在征地拆迁中,半栋楼划入征收红线 的情况常让被征收人陷入两难拆一半留一半,房子还能住吗?行政机关能否以“红线范围” 为由只拆部分?这类看似简单的 “切割式征收”,实则隐藏着行政合法性与公民财产权的深层博弈。 

 一、半栋楼征收的核心矛盾

  当征收红线斜穿房屋,看似“精准切割” 的行政行为,实则违背了房屋作为不动产的基本属性。从物理层面看,房屋是由墙体、梁柱、管线等构成的有机整体。拆除红线内部分可能导致剩余结构失去支撑,引发墙体开裂、楼板下沉等安全隐患。例如,一栋三层住宅若底层一半被拆,上层承重结构失衡,可能演变为 “危房”。这种物理割裂不仅威胁居住安全,还会使剩余房屋价值大幅贬损即便未立即坍塌,缺少厨房、卫生间的“半截房” 也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法律明确征收需以“保障被征收房屋价值” 为前提。这里的 “价值” 不仅指建筑材料成本,还包括房屋作为居住或经营场所的功能价值、区位价值及整体使用价值。若保留部分房屋因红线切割丧失完整性,行政机关仅征收部分面积的行为,本质上违反了 “征收不得减损被征收人合法权益” 的基本原则。

  二、从“红线思维” 到 “权益思维” 的转变

  部分征收部门以“红线范围” 为由拒绝整体征收,本质上是对法律的误读行政机关作出征收决定时,需进行合法性审查与合理性评估,其中“比例原则” 是核心要求即行政手段需与目的相适应,且对公民权益的损害需降至最低。若“部分征收” 导致被征收人丧失全部或主要居住功能,而 “整体征收” 仅需增加少量行政成本,此时选择 “切半征收” 显然违反比例原则。

  此外,《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七条明确“征收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而 “公平补偿” 的前提是对被征收财产的完整评估。若房屋因红线切割导致价值减损,行政机关仅按红线内面积补偿,实质是将红线外部分的价值损失转嫁给被征收人,违背了 “等价交换” 的补偿原则。

  三、被征收人的维权路径

  (一)核查征收程序合法性

  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获取征收项目的“一书四方案”、红线划定依据的规划文件。重点核查红线划定是否符合城乡规划与专项规划;征收部门是否对红线内房屋的 “不可分割性” 进行了必要性论证;是否存在为降低征收成本而刻意 “切割红线” 的情形。

 (二)启动协商谈判,主张整体征收

  向征收部门提出书面意见,明确提出“整体征收 + 等价补偿” 方案,避免因切割征收导致权益受损。

 (三)通过法律程序倒逼决策纠错

  若协商无果,可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维权。以法律为武器,从程序合法性、结构安全性、功能完整性多角度论证,才能避免“半栋楼” 成为权力任性的牺牲品,让征收红线真正成为公平与法治的标尺。





   拆迁纠纷需要在把控全局的同时,采取多渠道多方式的思路,持续全面的推进整个案件。因此,维权有难题,请咨询专业律师,将为你的拆迁全过程保驾护航!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