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在还距离两年退休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哪些工伤保险待遇?都会受到哪些影响?

2025/04/27 13:15:26 查看143次 来源:许宗坤律师

职工在还距离两年退休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哪些工伤保险待遇?都会受到哪些影响?

在中国,职工在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两年时发生工伤,其工伤保险待遇的获得将受到 年龄因素、劳动关系状态和地方政策 的综合影响。以下结合全国性法规和地方性规定(以山东省为例),详细解读可获得的待遇及可能受限的情形:

一、可获得的工伤保险待遇(全国通用)

1. 医疗费用

内容:治疗费、药品费、住院费、康复费、辅助器具费(符合医保目录部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特点:全额报销,与年龄无关,只要劳动关系存续且完成工伤认定。

2. 停工留薪期工资

标准:治疗期间原工资福利由单位按月支付(最长12个月,可延长)。

特点:与劳动关系存续相关,未退休前不受年龄限制。

 

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标准:根据伤残等级(1-10级)发放。
示例(10级伤残)7个月 × 本人工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特点:与伤残等级挂钩,不受退休时间影响。

4. 生活护理费

条件:经鉴定存在生活自理障碍(分完全、大部分、部分护理依赖)。

标准:按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50%按月支付。

特点:需长期护理依赖,与年龄无关。

5. 辅助器具费用

内容:假肢、轮椅、矫形器等必要器具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报销)。

特点:按实际需求报销,与年龄无关。

二、可能受影响的待遇(以山东省为例)

1.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标准:根据伤残等级和地方政策发放。
示例(山东省10级伤残)4个月 × 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2024年为7359/月)。

支付条件:与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发放。

影响

若退休时劳动关系自然终止,可能无法申领(山东省规定退休后终止劳动关系不支付);

例外:若在退休前主动解除合同,仍可申领。

2.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标准:根据伤残等级和地方政策发放。
示例(山东省10级伤残)8个月 × 本人工资 × 递减比例

支付条件: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由用人单位支付。

年龄影响

递减规则:距退休不足5年的,每减少1年递减20%(不足1年按1年计算)。

示例(距退休2年)

正常标准:8个月 × 本人工资;

递减计算:8个月 × 本人工资 × 40%(累计递减60%);

实际支付3.2个月 × 本人工资。

3. 长期伤残津贴(1-4级伤残)

标准:按月支付至退休年龄,退休后转为养老保险待遇。

影响

若退休时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需一次性补缴或降低养老金待遇;

若已享受养老金,伤残津贴停发。

三、关键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1. 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

时限:事故后30日内由单位申报工伤,或1年内由个人申请;

鉴定时机:伤情稳定后立即申请,避免因临近退休延误。

2. 劳动关系处理策略

选择解除合同

优势:可获一次性工伤医疗/就业补助金(按递减比例计算);

劣势:需放弃退休前工资收入。

继续工作至退休

优势:保留工资;

劣势:退休后劳动关系终止,补助金为0

3. 地方政策差异

山东省:适用递减规则,退休后终止劳动关系不支付一次性补助金;

江苏省:超龄未退休员工仍可享受全额补助金;

北京市:退休后劳动关系终止,补助金为0(无递减规则)。

4. 单位未参保的应对

赔偿责任:所有待遇(医疗费、补助金等)由单位承担;

维权途径: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追偿(时效1年),需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流水、工伤认定书等证据。

四、赔偿计算示例(山东省10级伤残)

假设条件

本人工资5000/月;

山东省职工月均工资7359/月;

伤残等级10级;

距离退休2年。

赔偿明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7×5000 = 35,000(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4×7359 = 29436(需解除合同);

3.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7359×40% = 23548(递减60%);

4.停工留薪工资6个月):6×5000 = 30,000(单位支付);

5.医疗费用:实报实销(假设2万元,由基金支付)。

1. 

总赔偿(解除合同)35,000 + 29436 + 23548 + 30,000 + 20,000 ≈ 137984

五、法律依据与总结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30-37条;

《山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25条(递减规则);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1条(退休年龄劳动关系终止)。

核心结论:

可获待遇:医疗费、停工留薪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护理费、辅助器具费;

可能受限:一次性工伤医疗/就业补助金(退休后终止劳动关系时无法主张,或按递减比例支付);

操作建议

在退休前完成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

权衡是否解除合同以最大化赔偿;

咨询当地社保部门(12333)或律师,结合地方政策制定方案。

附:地区政策查询建议

山东省:拨打0531-12333或登录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

其他省份: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或地方人社局官网查询。

 

 


更多

该律师其他文集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