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参与掩饰犯罪所得,如何处理?

2025/04/28 20:01:44 查看13次 来源:林智敏律师

未成年人参与掩饰犯罪所得,如何处理? 

一、刑事责任年龄与处罚原则

根据《刑法》第17条,未成年人是否担责需分年龄处理:

112-14周岁仅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死等重罪担责,掩饰犯罪所得不在此列,不追究刑事责任

214-16周岁仅对8类严重暴力犯罪担责,掩饰犯罪所得一般不负刑责,但需接受专门矫治教育。

316-18周岁达到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应当负刑责但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司法处理“四步规则”

1、社会调查司法机关须调查未成年人家庭背景、犯罪原因、悔罪表现,作为处理依据。

2、非监禁优先优先适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6-12个月)、社区矫正、训诫等非刑罚措施。

3、从宽量刑若判刑,基准刑减少30%-60%;涉案金额10万元以下且退赃的,可能免于刑罚。

4、犯罪记录封存除司法机关办案需要外,犯罪记录不向任何单位或个人公开。

三、三类重点法律后果

1刑事处罚16岁以上涉案金额大(如超10万元)或情节严重(如参与跨境洗钱),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从轻后多为缓刑)。

2、矫治教育12-16周岁涉案人员,送入专门学校接受1-3年封闭式法治教育与行为矫正。

3、家庭责任父母未尽监管职责的,可能被法院强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或处1000元以下罚款

四、未成年人“明知”的认定特殊性

司法机关认定未成年人是否“明知”赃物时,会综合考量其认知能力:

‌1、推定不明知物品外观正常(如普通手机、衣物),且未成年人未收取明显高额报酬。

2、推定明知参与拆分转账、使用加密通信工具交接货物、收取远高于市场的“好处费”。

五、家庭风险防范指南

‌1、日常监管

a)       定期检查未成年人银行账户异常流水(如单日转账超5000元);

b)       关注手机中“跑分”“代收验证码”等涉诈兼职信息。

‌2、法律教育

a)       告知“帮人代收快递”“借银行卡”可能涉嫌犯罪;

b)       模拟演练拒绝话术(如“我的卡被限额了,找别人吧”)。

‌3、危机应对

a)       发现孩子涉案时,立即停止交易并陪同自首;

b)       主动退缴全部违法所得,争取从宽处理。

林智敏律师提醒:未成年人涉罪多因缺乏法律认知或受不良社交诱导。家庭应强化日常监管与法治教育,发现异常资金往来及时干预。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但多次参与或主导犯罪者仍可能面临实刑制裁。

【林智敏律师,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广州市高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中小企业法律顾问专家。】

【专业尽责的林智敏律师刑事辩护团队,温馨提示:如遇刑事案件,先不要张也不要心烦意乱,第一时间咨询正规、专业的律师以获取正确的法律帮助方为上策!不要盲目相信黄牛”“找关系摆平等野路子,希望能帮到您!办案理念:专业高效,为当事人利益全力辩护,不让当事人蒙受不白之冤。擅长取保候审、不起诉、缓刑、无罪辩护,从案件细节入手找到突破口而拿出独特辩护方案。宗旨:不让任何一位无辜者蒙受不白之冤,为当事人提供最优质的刑事辩护方案,守护您的合法权益!】

如需要了解更深入的刑事案件问题,欢迎咨询林智敏律师专业刑事辩护团队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