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胜诉案例】确认某府强拆违法并获百万赔偿,成功捍卫当事人合法权益

2025/04/30 10:46:21 查看26次 来源:京盟律师杜柏飞团队律师

近日,由本高级合伙人华,律师代理的杨某某某政府行政强制及赔偿一案迎来胜诉判决。法院确认政府强拆行为违法,并判决赔偿当事人损失153万余元及利息。本案历时多年,华,律师凭借专业法律策略与细致证据梳理,最终为当事人争取到公正结果。

 案件背景:洪灾重建厂房突遭强拆,补偿无果诉至法院 

  当事人“7.19洪灾”厂房损毁,后于2017年在原址进行灾后重建。此后,其厂房被纳入征收范围,评估公司核定补偿款332万余元。然而,2018年某政府以“违法建筑”为由强制拆除厂房,却未履行法定程序,且长期未支付补偿。当事人多次协商无果,于2024年委托本所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强拆违法并索赔损失。

  办案难点:违法建筑认定与程序合法性成争议焦点 

  被告主张案涉厂房占用耕地且无合法手续,属于违建,拒绝赔偿。案件核心争议在于:  

  1. 厂房合法性认定被告提交卫片图斑证据,称厂房违反土地利用规划;  

  2. 强拆程序合法性被告未作出行政决定、未告知即实施拆除;  

  3. 赔偿范围争议被告辩称违建不应赔偿,仅认可部分建材损失。  

  面对被告强势举证,京盟律师团队精准制定诉讼策略,从证据链突破与法律程序漏洞切入,逐一击破对方主张。

  律师策略:证据攻防与法律程序双重突破 

  1. 夯实证据基础,推翻“违建”定性  

  提交村委会出具的灾后重建审批证明、拆迁配合证明等,证明厂房建设经认可;提供征收评估报告、现场勘察表,明确厂房价值332万元;针对政府“卫片图斑”证据,指出其依据2016年规划否定2017年重建厂房,逻辑矛盾,且未履行违建认定法定程序。  

  2. 直指程序违法,锁定强拆行为无效  

  强调政府未依法作出行政决定、未告知当事人即强拆,违反《行政强制法》第34条;通过视频证据证明拆除时政府承诺补偿,进一步揭露程序瑕疵。  

  3. 精准计算赔偿,最大化当事人权益 

  主张即便建筑合法性存疑,强拆造成的可回收建材损失(如彩钢棚、铁门等)应依法赔偿;结合评估报告,提出详细赔偿计算方案,最终法院采纳律师意见,酌定赔偿153万元。 

  法院判决:确认强拆违法,支持百万赔偿 

  法院经审理认定:  

  1. 强拆程序违法政府未履行法定程序,违反《行政强制法》,确认拆除行为违法;  

  2. 部分赔偿成立:案涉建筑虽未取得规划许可,但强拆导致可回收建材损失属直接损失,判决赔偿153万元及利息。  

  律师点评:以专业守护公平,用法律捍卫权利 

  本案代理律师表示:某府‘违建’为由强拆却忽视法定程序,严重损害当事人权益。我们通过扎实的证据组织与法律程序剖析,不仅推翻强拆合法性,更在赔偿计算中为当事人争取到最大权益。此案再次证明,依法行政是政府行为的底线,公民权益不容漠视。”  

  律所提示 

  征地拆迁案件中,行政机关常以“违建”为由规避补偿,但程序合法性与证据充分性至关重要。若您的财产因征收、强拆受损,请及时留存证据并咨询专业律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拆迁纠纷需要在把控全局的同时,采取多渠道多方式的思路,持续全面的推进整个案件。因此,维权有难题,请咨询专业律师,将为你的拆迁全过程保驾护航!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