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刑事律师,就得学会不要给法官找事

2025/04/30 11:00:08 查看34次 来源:王诗婷律师

在刑事司法的舞台上,律师与法官虽角色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实现司法公正。然而,实践中部分刑事律师的做法却背道而驰,给法官“找事”,不仅不利于案件推进,还可能损害当事人权益。一个专业的刑事律师,应深刻理解自身定位,避免给法官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从法官的工作现状来看,他们的工作负荷极为沉重。以武汉主城区为例,一个刑庭法官一年收案量可达200多件 。开庭只是其工作的一小部分,他们还要参与各类会议,完成院里布置的学习和行政事务,进行庭前准备和庭后判决书的撰写 。在如此繁重的工作压力下,法官分配到每个案件研究上的时间十分有限。若刑事律师此时给法官“找事”,比如提交的材料杂乱无章、发言冗长离题,无疑会加重法官的工作负担,分散其对案件关键问题的注意力。


专业的刑事律师不会在证据材料上给法官“挖坑”。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是案件的核心。提交证据时,不能故意提供模糊不清、关联性不强的材料。有的律师为了增加案件的复杂性,把大量无关紧要的文件一股脑提交给法官,这让法官在海量材料中难以快速找到关键证据,影响案件审理效率。专业的做法是对证据进行精心梳理,制作详细的证据清单,标注每份证据的来源、证明目的以及与案件核心事实的关联,必要时还可以提供证据索引,方便法官查阅 。


在庭审发言方面,不专业的律师常常长篇大论、偏离主题,或是与法官进行无谓的争辩。庭审时间有限,法官需要把控全局,引导庭审围绕关键争议点进行。如果律师发言冗长,反复强调无关紧要的细节,甚至因法官的合理打断而情绪激动,与法官发生冲突,这不仅破坏庭审秩序,还会让法官对律师产生不良印象。专业的刑事律师应言简意赅,围绕案件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核心问题展开论述,用精准的语言表达观点,并且尊重法官的庭审指挥,在法官合理打断时,冷静沟通,而非强行对抗 。


在对待类案参考上,有些律师也容易犯错。他们在向法官提交类案时,不进行筛选和分析,直接把大量类案一股脑抛给法官,让法官自行去甄别和研究。这对忙碌的法官来说,是额外的负担。专业的刑事律师会提前对类案进行深入研究,挑选与本案事实、法律问题最为相似的案例,并归纳出案例的裁判要旨和对本案的借鉴意义,以清晰明了的方式呈现给法官,帮助法官快速理解和参考 。


在文书撰写上,部分律师也存在不足。辩护意见书写得逻辑混乱、条理不清,或者内容空洞,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和事实支撑。这样的文书不仅无法说服法官,还会让法官对律师的专业能力产生质疑。专业的刑事律师会花费大量精力撰写高质量的辩护意见,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先陈述案件事实,再结合法律条文进行分析论证,最后提出明确的辩护观点和请求 。


一个专业的刑事律师,应从法官的角度出发,理解他们的工作压力和职责要求,用专业、高效、负责的态度办理案件,避免给法官“找事”。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关系,共同推动刑事司法公正的实现,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