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3 22:34:32 查看11次 来源:林智敏律师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追诉时效是多久?
以下林智敏律师为您梳理追诉时效的计算规则及特殊情形,帮助大家准确理解法律规定。
一、追诉时效的基本计算方法
根据《刑法》第87条,追诉时效根据犯罪的法定最高刑确定:
1、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5年(适用于掩饰罪基本刑,即3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定最高刑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10年(适用于情节严重情形,即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3、法定最高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追诉时效为20年。
二、追诉时效的起算与中断规则
(一)起算时间
1、一般规则: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2、连续/继续犯罪:从最后一次犯罪行为结束之日起计算。
(二)时效中断情形
符合以下条件时,追诉时效重新计算:
1、司法机关立案且行为人未逃避侦查:如公安机关已立案并开展侦查,但行为人未潜逃;
2、被害人控告但未立案:若被害人已提出控告,而司法机关应立案未立案,追诉时效不受限制。
三、突破追诉时效的特殊情形
以下情形不受追诉时效限制:
1、立案后逃避侦查:司法机关已立案,但行为人潜逃或隐匿身份;
2、最高检核准追诉:超过20年追诉期后仍须追诉的,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四、实务操作要点与风险提示
(一)时效抗辩要点
1、核实量刑档次:根据涉案金额、情节判断法定刑幅度,确认对应追诉期;
2、审查立案时间:若司法机关未在追诉期内立案,可主张时效届满;
3、固定“未逃避侦查”证据:提供居住证明、社保记录等,证明未故意躲避调查。
(二)当事人应对建议
1、及时委托律师:对超过3年的案件,需重点审查追诉时效;
2、保存时间证据:收集通讯记录、银行流水等,证明犯罪行为终止时间;
3、谨慎认罪协商:若时效临近届满,避免因认罪导致时效中断。
五、司法机关的审查逻辑
1、分步审查:
第一步:判断法定刑档次→确定追诉期长度;
第二步:核查犯罪行为终了日→计算是否超期;
第三步:审查是否存在时效中断/延长事由。
2、从严把握例外情形:对超过20年案件,需层报最高检核准,实践中极少适用。
林智敏律师提醒: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追诉时效需综合法定刑、行为持续时间及司法程序进展判断。当事人应重点关注立案时间、逃避侦查等关键节点,必要时通过专业律师介入,依法维护诉讼权利。
广州刑事辩护专业团队,经办上千宗成功案例,欢迎咨询,就案情给与详细法律分析方案
【林智敏律师,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广州市高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中小企业法律顾问专家。】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