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为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2025/05/06 12:45:00 查看265次 来源:林智敏律师

哪些行为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一、法律定义

根据《刑法》第253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指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出售、提供或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七种高危行为清单

‌‌‌1. 买卖个人信息

案例:快递员将客户姓名+电话+地址以1/条卖给装修公司,贩卖600条被判刑1

红线:普通信息500/敏感信息50/违法所得5000

‌2. 偷盗信息

案例:黑客侵入高校网站盗取3万条学生及家长信息,出售获利15万元获刑3

包含: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窃取内部数据库等

‌3. 行业"内鬼"泄密

案例:银行信贷员偷拍客户征信报告200份,转卖他人获利8万元获刑2年半

高危职业:快递、物业、教育、医疗、金融从业者

‌4. 非法采集人脸/定位

案例:商场违规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采集顾客信息,负责人被立案侦查

新型风险:未经同意收集人脸、行踪轨迹、手机定位

‌5. 帮助信息处理

案例:程序员为诈骗团伙搭建数据清洗平台,处理10万条信息被认定共犯

灰色地带:提供数据爬取工具、开发信息处理软件

‌6. 购买使用信息

案例:催收公司购买2000条债务人住址信息,老板与员工均被追刑责

误区纠正:买信息也可能构成犯罪

‌7. 放任信息泄露

案例:网络公司明知系统漏洞不修复致百万用户数据泄露,技术主管被起诉

特殊情形: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安全管理义务。

三、律师紧急避险指南

对个人

快递单涂抹手机号再丢弃;

谨慎授权APP读取通讯录/定位;

发现信息泄露立即报警并保留证据。

对企业

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并定期培训;

建立分级数据访问权限;

每季度检查第三方数据合作合规性。

重要提醒非法获取老年人、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将从重处罚。信息时代,管好数据就是守住法律底线。

广州刑事辩护专业团队,经办上千宗成功案例,欢迎咨询,就案情给与详细法律分析方案

【林智敏律师,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广州市高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中小企业法律顾问专家。】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