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0 19:20:30 查看93次 来源:林智敏律师
合法获取信息后转卖是否构成犯罪?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3条,合法获取的信息未经授权不得转卖!
一、三大致命雷区
1、身份信息跨界
会员注册信息,转卖用途:电话推销,构成侵权;
快递面单,转卖用途:精准营销,刑事犯罪;
就诊记录,转卖用途:保险推销,从重处罚。
2、数据二次加工
组合不同来源数据形成用户画像(违法风险提升300%);
添加联系方式等新字段(视为非法处理)。
3、授权链条断裂
未取得数据主体的单独授权(原始授权不可延伸);
合作方授权未包含转售条款。
二、四类信息转卖后果
1. 公民个人信息
普通信息转卖5万条即触刑(《刑法》253条)
敏感信息转卖500条可判7年
特殊规定:死者信息同样受保护
2. 企业商业秘密
赔偿金额可达被侵权方损失的三倍
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最高判10年
3. 政府公开数据
需遵守《数据安全法》第41条
篡改或附加分析结论出售可能违法
4. 脱敏数据
通过技术手段可复原的视为原始数据
三、合规转售五步法
1. 权利溯源
取得数据主体签署的《二次使用授权书》
政府数据需核查开放许可等级
2. 协议锁定
在原始合同中明确约定转售条款
注明使用场景、数据范围、接收方资质
3. 技术处理
实施不可逆脱敏(如MD5加密手机号)
删除可直接识别个人身份字段
4. 资质审查
查验购买方数据处理资质证书
禁止向无安全保障能力的个人出售
5. 动态监控
安装数据溯源水印系统
留存数据流转全链条日志(至少3年)
合规替代方案
采用数据"可用不可见"的隐私计算技术
通过官方数据交易所进行合规交易
重要提醒:合法获取只是起点,合规使用才是终点!数据流动必须守住法律边界!
广州刑事辩护专业团队,经办上千宗成功案例,欢迎咨询,就案情给与详细法律分析方案
【林智敏律师,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广州市高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中小企业法律顾问专家。】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