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10:36:39 查看74次 来源:京盟律师杜柏飞团队律师
在城市化进程中,“拆违” 与 “拆迁” 本是两个不同概念,却在部分地区被悄然捆绑,衍生出 “以拆违促拆迁” 的乱象。一些被征收人突然收到违建认定通知,原本的拆迁补偿谈判瞬间变成 “限期拆除” 的最后通牒。这种看似合法的手段,实则暗藏玄机,严重侵害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本文将揭开“以拆违促拆迁” 的真面目,为被征收人提供应对策略。
一、“以拆违促拆迁”披着合法外衣的权益侵害
“以拆违促拆迁”就是在拆迁项目推进过程中,拆迁方为了降低补偿成本、加快拆迁进度,将本不属于违法建筑的房屋认定为违建,以拆除违建为威胁,迫使被征收人接受不合理的补偿条件。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对行政权力的滥用,违背了拆违与拆迁的法定目的。“以拆违促拆迁” 的手段五花八门。有的拆迁方在未与被征收人达成补偿协议前,突然下发违建认定书;有的在拆迁公告发布后,才开始对房屋进行违建调查;更有甚者,直接将未办理产权登记的历史遗留房屋一概认定为违建。这些行为不仅打乱了正常的拆迁秩序,更让被征收人陷入 “不签字就拆房” 的恐慌之中。
二、违法建筑认定的法律边界与“以拆违促拆迁” 的违法性
违法建筑的认定有着严格的标准和程序。首先,违法建筑是指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其次,认定违建必须经过立案、调查取证、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权利、作出认定决定等一系列法定程序。然而,在“以拆违促拆迁” 的乱象中,这些法律规定常常被忽视。
拆迁方往往跳过合法程序,直接以违建名义下达限期拆除通知,不给被征收人任何申辩机会。或者在认定违建时,不考虑房屋建设的历史背景、当地的政策环境等因素,将一些因历史原因未办理产权登记的房屋也认定为违建。这种做法明显违反了“法不溯及既往” 的原则,严重侵害了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三、被征收人遭遇“以拆违促拆迁” 的应对策略
当被征收人遭遇“以拆违促拆迁” 时,切勿惊慌失措,应冷静应对,采取以下合法有效的维权措施。
首先,要仔细审查违建认定文书。查看文书中是否载明违建认定的事实依据、法律依据,以及作出认定的主体是否具备法定职权。如果发现文书存在程序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等问题,应及时提出异议。
其次,积极收集证据。包括房屋建设的相关材料,如建设审批文件、施工图纸、购买合同等;房屋使用情况的证明,如水电费缴纳记录、居住证明等;以及拆迁方存在“以拆违促拆迁” 意图的证据,如拆迁方的口头承诺、相关文件等。这些证据将在后续维权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最后,可以通过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等方式,对违建认定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要求撤销违法的违建认定和拆除决定,维护合法权益。
四、结语
“以拆违促拆迁” 不仅损害了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遏制这种乱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作为被征收人,要增强法律意识,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遭遇 “以拆违促拆迁” 时,不要轻易妥协,要相信法律的公正,通过合法途径争取合理补偿。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