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实施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行为,如何处理?

2025/05/14 20:08:10 查看8次 来源:林智敏律师

未成年人实施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行为,如何处理?

在信息化时代,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机会日益增多,但因法律意识薄弱或冲动行为导致的违法事件时有发生。

林智敏律师就"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核心法律知识以及未成年人实施此类行为的法律责任进行解读,帮助公众和当事人正确认识法律边界。

一、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认定标准

根据《刑法》第286条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或对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破坏;或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法律后果

一般情节: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特别严重后果(如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社会秩序混乱):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未成年人实施破坏行为的法律处理原则

‌‌1. 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

根据《刑法》第17条:

已满16周岁需对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承担完全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仅在实施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时负刑责,破坏计算机行为一般不负刑责;

不满14周岁无论情节如何,均不负刑事责任。

‌2. 未成年人特殊处理规则

即使未达刑事责任年龄,司法机关仍会采取教育矫正措施:

1)治安处罚对于轻微违法行为,可能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罚款、拘留(已满14周岁);

2)专门矫治教育对造成严重后果但因年龄未追责的未成年人,可责令家长加强管教,必要时送入专门学校;

3)民事赔偿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需对受害者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三、预防与教育:家庭与社会的责任

‌‌‌‌1法律教育学校需加强网络安全与法治教育,明确告知未成年人网络攻击、数据篡改等行为的违法性;

2、技术引导家长应关注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引导其将计算机技能用于合法领域(如编程竞赛、网络安全学习);

3、风险警示未成年人需明白"技术中立"不等于"行为合法",即使出于好奇或炫耀心理,破坏系统仍可能构成犯罪;

4、及时干预监护人发现未成年人有异常网络行为(如使用黑客工具)时,应立即制止并联系专业机构辅导。

四、法律提示

‌‌1、未成年人并非"法外之人"‌年龄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严重行为可能留下犯罪记录,影响升学、就业;

2、技术使用需合规学习网络安全技术应通过合法途径,避免触碰法律红线;

3、维权途径若系统遭破坏,受害人可报案追究责任,同时提起民事诉讼索赔。

林智敏律师提醒:网络空间非法外之地,未成年人更应树立法治观念。家庭、学校和社会需形成合力,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同时,引导其成为网络空间的守法公民。如遇相关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或司法机构。

广州刑事辩护专业团队,经办上千宗成功案例,欢迎咨询,就案情给与详细法律分析方案

【林智敏律师,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广州市高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中小企业法律顾问专家。】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