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大宣传与虚假广告的界限何在?

2025/05/20 19:15:03 查看13次 来源:林智敏律师

夸大宣传与虚假广告的界限何在?

在商业活动中,商家为吸引消费者常使用各种宣传手段,但稍有不慎便可能触碰法律红线。如何区分“夸大宣传”与“虚假广告”?

一、法律定义

‌1、夸大宣传

定义:指对商品或服务的性能、质量、效果等进行片面或不完全真实的描述,虽有一定事实基础但可能误导消费者。

法律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明确禁止经营者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涵盖销售场所内的口头承诺、产品包装说明等。

2、虚假广告

定义:属于夸大宣传的极端形式,指通过广告媒介(如电视、网络、印刷品)发布完全虚构或无法验证的内容,直接欺骗消费者。

法律依据:《广告法》第四条禁止虚假广告,第二十八条列举了虚假广告的五种情形,如商品不存在、虚构使用效果等。

二、核心界限:是否足以误导消费者

‌‌‌1、主观误导性

夸大宣传:可能仅对部分消费者产生误解,但未达到普遍欺骗性。例如“销量领先”若有一定依据,即使不完全准确,也可能被认定为合理宣传。

虚假广告:内容完全脱离事实,导致多数消费者产生错误认知。例如宣称手电筒亮度达“500万流明”,但实际技术无法实现。

2、表现形式

虚假广告必须通过特定媒介(如电视、网络)发布,而虚假宣传可包含任何形式的商业行为(如口头推销、产品包装)。

3、后果严重性

虚假广告若涉及食品药品安全、造成人身损害或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可能构成《刑法》第222条的“虚假广告罪”,面临刑事处罚。

三、法律责任对比

‌‌‌‌‌‌‌1、夸大宣传:监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罚款20-200万元;若构成虚假广告则按《广告法》处罚。

2、虚假广告:除民事赔偿外,广告主最高可处广告费5倍罚款,情节严重者吊销执照或追究刑事责任。

四、风险防范建议

‌‌‌‌‌‌‌1、商家需注意

宣传内容应基于客观事实,避免绝对化用语(如“100%有效”)。

广告发布前需审核证明文件,确保数据可验证。

2、消费者维权

保留宣传材料、交易记录等证据,可通过12315投诉或法院起诉索赔。

若遭遇健康损害或重大损失,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刑责。

林智敏律师提醒:夸大宣传与虚假广告的界限在于误导的普遍性与后果的严重性。商家应严守法律底线,消费者则需提高辨别能力,共同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

广州刑事辩护专业团队,经办上千宗成功案例,欢迎咨询,就案情给与详细法律分析方案

【林智敏律师,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广州市高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中小企业法律顾问专家。】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