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 10:16:28 查看58次 来源:彭亦楠律师
劳动争议没交社保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未交社保引发劳动争议,赔偿方式如下:
经济补偿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补缴社保
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补缴未缴纳的社保。劳动者可向社保经办机构投诉,由其责令用人单位限期补缴。若因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保待遇,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工伤未缴纳社保,用人单位需按照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医疗费用无法报销的,应赔偿相应损失。
赔偿失业金损失
用人单位未缴纳失业保险费,致使劳动者失业后无法领取失业保险金的,需赔偿劳动者失业保险金损失。具体赔偿金额按当地失业保险政策确定。
二、劳动仲裁要多久
申请劳动仲裁,一般所需时间有明确法律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
不过,实践中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若出现当事人补充证据等情形,会使实际处理时间延长。另外,如果一方对仲裁结果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就会进入诉讼程序,整个纠纷的解决时间会大幅增加。
因此,通常情况下,劳动仲裁在45至60日内能出结果,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际时长可能有所不同。当事人需及时关注仲裁进展,配合相关工作,以推动案件顺利处理。
三、异地劳动仲裁怎么申请
在申请异地劳动仲裁,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明确管辖地。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若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所在地不一致,劳动者可选择其中一地的仲裁委。一般异地申请多是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仲裁委。
其次,准备申请材料。需撰写劳动仲裁申请书,写明双方信息、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等;提供本人身份证件;准备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和争议事实的材料。
然后,提交申请。将准备好的材料递交给选定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在收到申请后,会在规定时间内决定是否受理。
接着,若受理,仲裁委将通知双方当事人,并安排仲裁庭。当事人需按照通知参加仲裁庭审。庭审过程中,双方进行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
最后,仲裁庭作出裁决。若对裁决结果不服,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没有了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