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 13:53:29 查看2次 来源:君审保险律师
核心逻辑: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赔付需满足心肌酶学升高、心电图动态演变及临床症状三大标准,且符合保险条款的严格定义。
重疾险:
诊断标准:需满足以下至少两项:
轻症责任:部分产品将“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微小心梗”列为轻症(赔付20-30%)。
典型胸痛症状持续≥30分钟;
心电图显示新发Q波或ST段抬高;
心肌酶(如肌钙蛋白)显著升高至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
医疗险:
覆盖急诊PCI手术(支架植入)、溶栓治疗及ICU费用,但可能对“非医保支架”设自费比例;
免责风险:若患者未及时就医(如胸痛后拖延超过6小时),可能影响溶栓/手术效果,导致并发症拒赔。
寿险:
若心梗导致猝死,通常可赔付,但需排除投保前未告知的冠心病病史。
拒赔常见原因:
诊断证据不足:心肌酶升高未达标准或心电图无动态变化;
既往病史未告知:投保前存在高血压、糖尿病或心绞痛未申报;
治疗方式争议:仅药物治疗未行血运重建(如支架或搭桥)。
建议:
医学证据链:
提供急诊病历(记录胸痛时间、心电图演变)、心肌酶系列检测报告(如肌钙蛋白峰值>1.0ng/mL);
提交冠脉造影报告(显示血管闭塞或狭窄≥70%)。
法律策略:
引用《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证明诊断的合规性;
若条款未明确要求必须手术,主张药物治疗同样符合重疾标准。
实务操作:
选择包含“不典型心梗”责任的重疾险;
投保时如实提交体检报告(如心电图、血脂检测)。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