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失如何赔偿?

2025/05/25 18:56:26 查看29次 来源:林智敏律师

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失如何赔偿?

虚假广告不仅破坏市场秩序,更直接损害消费者权益。当消费者因虚假广告遭受损失时,如何依法索赔? 

一、法律依据:三类赔偿责任

1、民事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退一赔三:若商家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可要求退还货款,并主张三倍赔偿(最低500元起)。

例外情形:二手商品、艺术品等特殊商品可能不适用“三倍赔偿”,但可主张实际损失。

2、侵权赔偿(《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人身损害: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赔偿(如虚假保健品导致健康损害)。

财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如因虚假广告购买劣质设备导致停工损失)。

3、惩罚性赔偿(《广告法》第五十六条)

广告主、经营者、发布者连带赔偿:涉及生命健康领域的虚假广告,消费者可要求三方连带赔偿。

二、赔偿范围与计算标准

1、直接损失:商品价款、检测费、运费等实际支出

2、间接损失:因使用问题商品导致的合理损失(如误工费、修复费用)

3、精神损害赔偿:因人身损害或严重侵权造成的精神痛苦(通常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

三、消费者举证“三步法”

‌‌‌‌‌‌‌1、第一步:证明虚假广告存在

截取广告页面(需公证)、保存宣传单页或录音录像(如直播间录屏);

注意:口头承诺(如店员宣称“无效退款”)也需录音取证。

2、第二步:证明损害事实

商品问题:提供购买凭证、实物照片、第三方检测报告;

人身损害:提交医疗记录、司法鉴定书(证明与虚假广告的因果关系)。

3、第三步:证明关联性

通过聊天记录、说明书等证明购买决策受广告直接影响。

四大维权路径与操作要点

1、协商和解:

适用情形:损失较小、商家配合;

操作要点:签署书面协议明确赔偿金额及期限,避免口头承诺。

2、平台投诉

适用情形:电商、直播平台交易;

操作要点:通过平台“申请售后”提交证据链,利用平台保证金优先赔付。

3、行政举报:

适用情形:商家拒绝赔偿或态度恶劣; 

操作要点: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举报材料(含证据清单),推动立案查处并协调赔偿。

4、法院诉讼:

适用情形:损失超5万元或涉及人身损害; 

操作要点:起诉时可申请“诉前保全”冻结商家资产。

林智敏律师提醒:遭遇虚假广告侵权时,消费者应果断通过协商、投诉、诉讼等途径维权。关键要固定证据链,善用“退一赔三”等惩罚性赔偿规则。商家与平台则应加强广告审核,避免因小失大。法律不会保护权利的沉睡者,积极行动才能守护自身权益。

广州刑事辩护专业团队,经办上千宗成功案例,欢迎咨询,就案情给与详细法律分析方案

【林智敏律师,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广州市高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中小企业法律顾问专家。】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