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销售伪劣电器产品如何定罪?

2025/06/05 19:53:00 查看50次 来源:林智敏律师

生产销售伪劣电器产品如何定罪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非法利益,大肆生产、销售伪劣电器产品,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也对公共安全构成极大隐患。那么,生产、销售伪劣电器产品的行为如何定罪?会面临哪些法律责任

 

一、 什么是“伪劣电器产品”?

所谓“伪劣电器产品”,是指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安全标准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电器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1使用劣质材料制造;

2缺乏必要的安全认证(如3C认证);

3虚标功率、电压、电流参数;

4存在漏电、短路、过热等危险缺陷;

5以次充好、假冒品牌、伪造检测报告等。

这些产品虽然价格低廉,但使用过程中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二、 相关法律依据

我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该条文明确指出: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此外,《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也为打击伪劣电器产品提供了法律支撑。

三、如何认定是否构成犯罪?

(一)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

行为人必须明知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仍然进行生产、销售,具有明显的欺骗性和营利目的。如果是因为管理疏忽导致产品不合格,一般不构成刑事犯罪。

(二)客观方面:实施了违法行为

行为人实施了下列行为之一: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

以假充真(如用无证产品冒充正规品牌);

以次充好(如用低等级产品冒充高等级产品);

将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三)数额标准:达到刑事立案门槛

根据法律规定,只要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即可立案追诉;若尚未销售但货值金额达到15万元以上,也可按“未遂”处理。

例如:

某商家销售假冒品牌插线板累计销售额达6万元,构成犯罪;

某厂家仓库查获大量未销售的伪劣插座,价值20万元,虽未售出,仍可被追究刑事责任。

四、除刑责外还可能面临的其他法律责任

1行政处罚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法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

2民事赔偿若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需依法赔偿医疗费、误工费、财产损失等。

3连带责任如果是单位犯罪,企业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也将被追究责任。

4终身从业限制构成犯罪的行为人,未来可能被禁止从事相关行业。

林智敏律师提醒:任何企图通过生产、销售伪劣电器产品牟利的行为,都是对社会公共安全的严重威胁,必将受到法律严惩。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经营者,都应增强法律意识,共同维护一个安全、诚信的消费环境。

广州刑事辩护专业团队,经办上千宗成功案例,欢迎咨询,就案情给与详细法律分析方案

【林智敏律师,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广州市高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中小企业法律顾问专家。】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