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如何处罚?

2025/06/05 19:53:27 查看72次 来源:林智敏律师

单位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如何处罚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一些企业或单位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可能涉及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甚至触犯刑法,构成犯罪

 

一、 什么是单位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谋取本单位非法利益,由单位决策机构或者负责人决定实施的,且刑法明确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行为。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不同,其责任主体是单位本身,但也可能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二、 单位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认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0条的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到一定数额的,即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当这一行为是以单位名义实施,并为单位谋取利益时,就可能被认定为单位犯罪。例如,某食品公司在明知原料不合格的情况下仍组织大规模生产并对外销售,即可被认定为单位犯罪。

三、单位犯罪的处罚方式

根据《刑法》第150条的规定:

单位犯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也就是说:

1、对单位判处罚金:罚金的数额一般与违法所得、销售金额、社会危害性等因素有关。

2、对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包括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以及具体执行违法行为的员工等,可能面临拘役、有期徒刑甚至更重的刑罚。

四、量刑标准参考

(一)基础刑期

按照销售金额采取阶梯式量刑:

5-20万元: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单处销售额50%-2倍罚金

20-50万元:2-7年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额50%-2倍罚金

50-200万元: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额50%-2倍罚金

200万元以上:15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额50%-2倍罚金或没收财产

(二)单位双罚制

对单位:判处罚金(一般为销售额1-5倍)

对责任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按个人犯罪标准处罚。

、关联法律责任

1行政处罚:可吊销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

2民事赔偿:承担价款三倍惩罚性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

3从业禁止:法院可判处3-5年行业禁入。

、司法实践提示

1、销售金额认定包含已售出和待售库存货值;

2、共同犯罪中提供生产技术、包装材料者可能构成共犯;

3、主动召回产品、赔偿损失可酌情从轻处罚;

4、单位被注销后仍可追究直接责任人刑责。

林智敏律师提醒:单位一旦涉及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不仅会面临巨额罚金,还可能导致企业信誉受损、经营者承担刑事责任。因此,企业应始终坚持合法合规经营,树立诚信守法的企业形象。

广州刑事辩护专业团队,经办上千宗成功案例,欢迎咨询,就案情给与详细法律分析方案

【林智敏律师,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广州市高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中小企业法律顾问专家。】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