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0 23:33:26 查看93次 来源:林智敏律师
在什么情况下,走私行为会被视为“情节特别严重”?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可能对走私行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只是“带点小东西”或者“赚点差价”,不会触犯刑法。但实际上,我国法律对走私行为的打击力度非常大,尤其是当走私行为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时,将面临极为严厉的刑事处罚。
那么,在哪些情形下,走私行为会被司法机关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呢?
一、“情节特别严重”的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如果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将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依法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具体认定标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1. 走私数量巨大或金额特别高
这是最常见的加重情节之一。例如:
(1) 走私毒品、枪支弹药、爆炸物等违禁品数量巨大;
(2) 走私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及其制品(如象牙、犀牛角)数量较多;
(3) 走私假冒伪劣商品价值数额特别巨大;
(4) 走私淫秽物品数量庞大,达到传播范围广、社会影响恶劣的程度。
(5) 这些行为不仅严重破坏国家进出口管理秩序,还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2. 多次实施走私行为,屡教不改
对于那些曾因走私被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理后,仍然继续从事走私活动的行为人,司法机关会从严惩处。特别是组织、策划、指挥他人走私的“幕后人物”,往往会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3. 使用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执法检查
在海关、边检人员依法执行职务过程中,若走私分子使用暴力手段(如殴打执法人员)、威胁恐吓等方式抗拒检查,甚至造成执法人员伤亡的,这类行为将被视为严重妨碍执法、危害国家安全,属于典型的“情节特别严重”。
4. 走私对象涉及国家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等重大利益
例如:
(1) 走私毒品、精神药品,严重影响公众健康;
(2) 走私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破坏生态环境;
(3) 走私放射性物质、生化制品,危害国家安全;
(4) 走私疫区动物或未经检疫食品,引发疫情传播风险。
这些行为不仅违法,还可能带来难以挽回的社会后果,因此司法机关对此类案件通常采取“零容忍”态度。
5. 组织、领导走私团伙,形成犯罪网络
如果某人组织多人长期从事走私活动,建立较为稳定的犯罪网络,具备一定规模和分工,就可能构成“走私犯罪集团”。此类案件一般由公安机关联合多部门侦破,涉案人员一旦被定罪,主犯将面临最高刑罚。
林智敏律师提醒:走私行为不仅破坏国家经济秩序,更可能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广大群众应增强法律意识,切勿因一时贪念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广州刑事辩护专业团队,经办上千宗成功案例,欢迎咨询,就案情给与详细法律分析方案
【林智敏律师,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广州市高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中小企业法律顾问专家。】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