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于参与走私但非主要获利者的处罚规定是什么?

2025/06/15 16:59:47 查看33次 来源:林智敏律师

法律对于参与走私但非主要获利者的处罚规定是什么?

一些人可能出于帮忙打工带货等目的,参与了走私活动,但他们并不是组织者或主要获利者。这些人常常误以为自己只是跑个腿拿点辛苦费,不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然而,我国刑法对走私犯罪采取的是共同犯罪原则,只要参与其中,即便不是主犯、没有获得主要利益,也有可能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那么,法律对于这类参与者究竟是如何规定的?他们是否会被追究刑责?会面临怎样的处罚?

一、法律上如何看待参与走私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也就是说,在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中,只要行为人明知是违法行为,仍然参与其中并实施了具体行为(如运输、藏匿、报关、代收货款等),就可能被认定为共犯,即使其未直接指挥、策划,也不是最终获利者。

这表明:参与即违法,不能以我只是帮别人带一下我什么都不知道为借口逃避法律责任。

二、不同角色在走私犯罪中的法律责任?

在走私案件中,通常存在以下几种角色:

1. 组织者、策划者、出资者:这类人员属于主犯,依法应从重处罚;

2. 实际操作者、运输者、藏匿者:如司机、搬运工、快递员等,虽然不一定是主谋,但如果明知所从事的行为违法,仍积极参与,则构成从犯;

3. 知情但提供协助者:如提供账户、住所、虚假证件等,也可能构成帮助犯;

4. 不知情被利用者:如果确实完全不知情且无主观故意,可能不构成犯罪。

 

因此,即使是非主要获利者,只要具备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就可能被认定为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或帮助犯,依法追责。

三、法律对非主要获利者的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及相关司法解释,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的量刑分为三个档次:

一般情形: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而对于非主要获利者,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是否具有主观故意;

(2) 参与程度(如是否负责运输、藏匿、伪装等);

(3) 所起作用大小;

(4) 是否有悔罪表现;

(5) 是否初犯、偶犯;

(6) 是否配合调查、如实供述。

 

在此基础上,可以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甚至在极个别情况下免于刑事处罚。但这并不意味着没事,而是依法宽大处理。

林智敏律师提醒:很多人认为自己只是打工赚钱帮朋友一个忙,不会有什么后果。但实际上,一旦参与走私,无论身份如何,都可能触犯刑法。

广州刑事辩护专业团队,经办上千宗成功案例,欢迎咨询,就案情给与详细法律分析方案

【林智敏律师,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广州市高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中小企业法律顾问专家。】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