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6 19:37:13 查看53次 来源:林智敏律师
股东抽逃出资是否构成犯罪?
在公司经营过程中,股东依法应当履行出资义务,确保公司资本真实、充足。然而,现实中一些股东在完成出资后,通过各种手段将资金或资产非法转移出公司账户,试图逃避出资责任。这种行为被称为“抽逃出资”,不仅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还可能触犯刑法,面临刑事责任。
那么,股东抽逃出资是否构成犯罪?
一、什么是抽逃出资?
所谓抽逃出资,是指公司股东在完成出资义务后,在无合法理由的情况下,将已投入公司的资金或资产非法转移至个人或其他关联账户的行为。常见形式包括:
(1) 出资后短期内将资金转出,且无法说明正当用途;
(2) 以“借款”“分红”等名义变相抽回出资;
(3) 利用虚假合同或关联交易转移公司财产;
(4) 虚构债务或费用支出,掩盖资金流向。
这类行为本质上是侵害公司法人财产权,削弱公司偿债能力,破坏市场交易秩序。
二、法律如何认定抽逃出资是否构成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9条的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由此可见,抽逃出资行为若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即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具体判断标准包括:
1. 是否具有主观故意
行为人明知自己出资后不应擅自抽回,仍采取隐蔽手段转移资金,具有明显的违法故意。
2. 是否造成严重后果
如导致公司无法正常经营、债权人权益受损、引发重大债务纠纷等,属于“后果严重”。
3. 涉案金额是否达到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抽逃出资金额超过30万元,或占应缴出资比例超过30%,即可作为刑事立案参考标准之一。
4. 是否存在伪造文件、虚假交易等辅助手段
如利用虚假合同、伪造财务凭证等方式掩盖抽逃行为,往往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三、抽逃出资面临的法律责任
除刑事责任外,抽逃出资的股东还需承担多重法律后果:
(1) 民事责任:需对公司债务在其抽逃范围内承担责任;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 行政责任:市场监管部门可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3) 信用惩戒:列入企业异常名录、限制担任公司高管职务等。
四、遇到抽逃出资怎么办?
如果您是公司其他股东、债权人,或在商业合作中怀疑对方存在抽逃出资行为,请注意收集以下证据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1) 公司银行流水及资金流向记录;
(2) 股东出资证明与验资报告;
(3) 抽逃资金的相关转账凭证;
(4) 公司财务报表与审计资料;
(5) 工商登记信息与股东会决议。
林智敏律师提醒:抽逃出资看似“聪明”,实则埋下巨大法律隐患。一旦被查实,不仅需要承担巨额赔偿,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对于公司其他股东和债权人而言,也应及时识别风险、保留证据、果断维权。
广州刑事辩护专业团队,经办上千宗成功案例,欢迎咨询,就案情给与详细法律分析方案
【林智敏律师,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广州市高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中小企业法律顾问专家。】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