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有何区别?

2025/06/16 19:38:52 查看39次 来源:林智敏律师

何为“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有何区别?

一、什么是职务侵占罪?

根据《刑法》第271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

通俗地说,就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自己管理、经手单位财物的便利条件,将单位财产据为己有的行为。

常见表现包括:

(1) 公司财务人员伪造报销单据骗取资金;

(2) 销售人员截留客户回款不上交;

(3) 仓库管理员私自变卖库存物资;

(4) 项目经理虚报工程支出套取公款。

只要具备“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单位财物”的特征,就可能涉嫌该罪。

二、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

(1) 职务侵占金额达到 6万元以上 的,属于“数额较大”,应予立案追诉;

(2) 达到 100万元以上 的,属于“数额巨大”,量刑可达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3) 若情节特别严重,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三、职务侵占罪 vs 贪污罪

虽然两者都属于侵犯财产类犯罪,但在法律适用、主体身份、处罚力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犯罪主体

职务侵占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如企业员工、管理人员等)

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或受国家机关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

2、侵害对象

职务侵占罪:所属单位的财物

贪污罪:国家、集体或公共财产

3、法律依据

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1

贪污罪:《刑法》第382

4、量刑起点

职务侵占罪:数额较大即构成犯罪(6万元以上)

贪污罪:数额较大即可追究刑事责任(3万元以上)

简而言之,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是区分两罪的关键。

如何识别与维权

如果您是企业管理者、股东,或发现身边同事存在异常财务行为,请注意收集以下证据并及时采取行动:

(1) 相关银行转账记录、发票、合同;

(2) 内部审批流程及签字材料;

(3) 财务报表、审计报告;

(4) 员工岗位职责说明;

(5) 报销单据、资金流向记录。

 

建议第一时间咨询专业律师,启动调查程序,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提起刑事控告,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林智敏律师提醒:职务侵占看似“小错”,实则后果严重。它不仅损害企业资产安全,更可能引发内部信任危机和管理混乱。随着法治环境日益完善,任何违法行为都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广州刑事辩护专业团队,经办上千宗成功案例,欢迎咨询,就案情给与详细法律分析方案

【林智敏律师,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广州市高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中小企业法律顾问专家。】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