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4 10:39:56 查看199次 来源:陈峰律师
许多当事人因案件简单、标的额小,希望自行起诉并出庭,但常因“不会说话”“不懂流程”而犹豫。以下结合实务经验,整理一份“法庭生存指南”,帮你从容应对庭审。
庭审胜负,一半在庭前。准备工作不到位,庭上易被动。
牢记法院传票上的开庭时间、法庭号。法院多楼层、多审判庭,提前踩点或预留足够时间找路,避免迟到或跑错庭,尽量提前半小时到。
必带材料:身份证原件(必带!)、起诉状/答辩状(法院立案时提交过,开庭需带原件)、证据原件(如合同、转账记录等)、证据目录(按顺序写清证据名称、页码、证明目的,方便法官快速抓重点)。
证据备份:所有证据材料至再复印一份(证据原件交法官后自己留用);用回形针/燕尾夹按目录顺序整理,避免散乱。
不用背法条,但需知道主张的“法律支撑”(如“根据《民法典》第577条,对方违约需赔偿”),提前准备纸质材料,以免忘记。发言时可明确提及,显专业度。
庭审氛围可能紧张,但记住:你是来陈述事实、解决问题的,不是吵架。
· 法官是庭审“导演”,指挥整个庭审的程序,法官提示该谁说话,想补充需等对方发言结束后及征的法官允许后再补充,避免抢话。
· 法庭只认证据和事实!避免“我觉得”“他应该”等主观表述(如“我觉得他肯定故意不还钱”不如“2023年6月1日,他微信回复‘过段时间还’,但至今未还”)。
遇尖锐问题,需冷静回应:“关于这个问题,因为时间长了,我需要想一想。”低头整理证据或翻页,争取几秒理清思路,想清楚再回答。
· 对方攻击人品、态度?无需接招!直接说:“这与本案事实无关,我不予回应。”继续陈述关键事实即可。
总之,其实法庭也就是在法官的主持下,沟通、辩论、陈述事实。你只需要把事实说清楚,把道理讲明白,其他都不是事儿
许多案子会在法官主持下调解,和解能省时间,但需注意:
· 必须写清:金额(精确到元)、支付期限(如2023年12月31日前)、付款方式(银行转账/现金)、违约责任(如逾期需付XX元违约金)。
· 如分期付款可加一句“对方有一期未履行,申请人可就剩余部分全部申请强制执行”,防止对方耍赖。
· 若能当场给钱,尽量让对方通过手机银行转账,钱到账后再签字。避免“明天付”“下周付”的拖延风险。
民事诉讼没想象中复杂,完全可以自己研究法律条款,自己准备材料,自己开庭,只要庭前充分准备、庭上稳住节奏,完全能自己应对。遇到自己能搞定的纠纷,只要自己有这个能力,还是能省律师费的。省下的律师费,买杯蜜雪冰城不香吗?
当然,若案件复杂或实在没精力,找律师更省心,毕竟“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注:本文仅为实用建议,具体操作需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