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4 19:57:12 查看184次 来源:潘炯律师
你以为只是帮朋友个小忙?
“借我卡转个账嘛,很快的”
“帮我收笔款再转出去,有好处费哦!”
“公司走账,用下你身份证开个卡”
STOP!住手!这可能是通往监狱的“捷径”!你正在踩“帮信罪”的巨坑!
一、哪些常见行为可能构成“帮信罪”?
1、出租、出售、出借银行卡、手机卡、支付宝/微信等支付账户给他人使用。
2、在他人指使下,帮助接收来源不明的资金,并进行转账、取现等操作。
3、注册空壳公司或利用个人身份开设对公账户,提供给他人用于资金流转。
4、为他人提供专门用于违法犯罪的“跑分”、“刷流水”等支付结算服务。
二、你以为的“帮忙”,法律怎么看?
1、“我不知道是诈骗/洗钱啊!”→“不知情”不是万能挡箭牌!
司法机关会综合判断:
对方是否承诺高额回报?
转账金额/频率是否明显异常?
对方身份是否可疑?
你是否有合理理由拒绝提供合理解释? 只要你有“应当知道”的可能性,就可能被认定“明知”!
2、“我就转了几次/金额不大!”→门槛比你想象的低!
流水超20万
违法所得超1万
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
或者只要被帮助对象造成严重后果!
达到任一条件,就能够立案!3年以下有期徒刑向你招手!
3、“朋友/亲戚叫我帮的,能有事?”→法律面前,亲爹也不行!
亲情友情不能成为犯罪理由!现实中,被“杀熟”坑进监狱的案例比比皆是!
律师建议:
掌握“四不”原则!
不租!银行卡、手机卡、身份证、支付宝/微信账号等统统不能租借!
不卖!天上不会掉馅饼,卖卡卖号=卖自由!
不转!来历不明的大额资金,别经手!别帮忙转移!
不信!任何“轻松赚钱”、“走账冲业绩”、“刷流水贷款”的借口,都是陷阱!
结语:法律不会纵容犯罪,也不会冤枉无辜。但面对当前严峻的网络犯罪形势,公民个人必须提高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切勿因一时疏忽、碍于情面或贪图小利,使自己陷入犯罪的深渊。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