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30 13:50:01 查看24次 来源:君审保险律师
拒赔核心逻辑:
保险公司以“非意外伤害”拒赔常见于:
疾病导致事故:如心梗突发驾车坠河,主张疾病为近因;
主观故意行为:斗殴受伤、自伤自残等;
不符合“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定义:如中暑(视为身体机能异常)、食物中毒(个别案件拒赔)。
突破拒赔策略:
重构事故因果关系:
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区分疾病与外力作用(如跌倒诱发脑溢血 v.s. 脑溢血导致跌倒);
收集目击证人证言、监控视频证明突发性(如正常行走突然滑倒)。
推翻“故意行为”认定:
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期行为不受控,提供精神鉴定报告;
正当防卫受伤,依据公安机关责任认定书排除主观故意。
挑战条款合理性:
援引《保险法》第30条,主张对“意外”定义作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如食物中毒符合突发性特征)。
律师操作流程:
72小时证据保全:立即封存监控录像、现场物证(如湿滑地板样本);
医学证据对抗:要求医院在病历中注明“无既往相关病史”;
双轨维权:
向银保监会投诉“条款释义违背行业标准”(参照《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
诉讼中申请专家辅助人出庭(医学/事故重建专家)。
胜诉要点:最高法案例(2021)民申XX号:猝死若由外部因素触发(如高温作业),按意外赔付。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