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权力失了严谨会有多可怕

2025/07/02 10:58:36 查看65次 来源:王诗婷律师

在法治社会的宏大架构中,公权力犹如顶梁柱,支撑着社会秩序的平稳运行,其严谨性则是这根顶梁柱的坚固内核。公权力,源自人民授权,旨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它以法律为准则,以严谨为基石,一旦失去严谨,后果不堪设想。


公权力失严谨,首当其冲损害的是法律尊严。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公权力是法律的执行者,二者紧密相连。当公权力行使缺乏严谨,如执法者随意曲解法律条文、选择性执法,会让法律沦为一纸空文,失去权威性和公信力。某城市交警部门在交通执法中,对不同车辆违规行为采取截然不同的处罚标准,豪车轻微违规可能只是警告,普通车辆则严格处罚,这种做法严重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让民众对法律公正性产生怀疑,损害了法律尊严,破坏了法治根基。


对政府公信力的打击也不容小觑。政府依靠公权力履行职能,民众基于信任配合政府工作。公权力若失严谨,如决策不科学、政策朝令夕改,会让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任。某地政府为发展旅游,大力扶持某景区建设,吸引众多投资者。但随后因领导班子变动,新政策转向,景区发展陷入困境,投资者血本无归。这一事件使当地政府在民众心中形象受损,公信力下降,后续政策推行也困难重重。


公权力失严谨还会对公民权利造成侵害。公权力的目的是保障公民权利,可一旦失去严谨,就可能沦为侵犯公民权利的工具。在一些拆迁案例中,相关部门为追求进度,不遵循法定程序,未与居民充分协商、给予合理补偿就强行拆迁,严重侵犯公民财产权和居住权,引发社会矛盾。


此外,公权力失严谨极易滋生腐败。权力缺乏严谨约束,就会出现漏洞和寻租空间,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官员利用职务之便,在项目审批、工程招标中违规操作,为自己或亲友谋取私利,损害公共利益。一些地方的工程建设项目,因审批环节不严谨,存在权钱交易,导致“豆腐渣”工程出现,威胁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公权力的严谨性关乎法律尊严、政府公信力、公民权利保障以及社会廉洁。为防止公权力失严谨,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提高公职人员素质,强化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公权力严谨性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让公权力真正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幸福的有力武器。

更多

该律师其他文集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