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 VS 腾退,这俩根本不是一回事

2025/07/08 20:33:47 查看13次 来源:京盟律师杜柏飞团队律师

在城市更新的滚滚浪潮中,“拆迁” 与 “腾退” 常常被人们混为一谈。不少人觉得,反正都是房子要被拆、人要搬走,没什么大区别。可实际上,这两个词背后藏着截然不同的法律逻辑和权益边界。就像同样是 “车”,自行车和汽车的行驶规则、权利义务天差地别一样,拆迁与腾退在方方面面都有着本质差异。搞懂这些差异,才能在面对房屋变动时,稳稳守住自己的权益。


 一、从根上说清:一个为了公共利益,一个为了灵活调整

  拆迁从诞生起就带着鲜明的“公共属性”。它是国家为了修地铁、建学校、搞棚户区改造等公共利益,依照严格法律程序,对土地和房屋进行的征收行动。比如某城市要打通一条断头路,解决周边几十万居民的出行难题,涉及到的沿线房屋拆除,就属于典型的拆迁。这种行为的核心是 “为了大家好”,所以必须有明确的公共利益目标作为支撑。

  腾退则更像是一种“灵活调整” 的手段。它没有那么强的公共利益绑定,更多是为了城市更新、环境整治,或者村集体发展等需求,由相关方与房屋权利人协商后,让房屋使用者搬离的行为。比如某老旧小区设施老化严重,业主们协商一致后,由开发商主导进行腾退改造,提升居住品质。腾退的目的更偏向于 “优化现有空间”,而非必须满足公共利益的刚性要求。

  二、法律撑腰力度:一个有“铁规矩”,一个靠 “软约定”

  拆迁背后有一整套“硬杠杠” 的法律体系撑腰。国有土地上的拆迁,要严格遵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从项目审批到补偿标准,每一步都有明确规定。比如补偿金额不能低于周边类似房屋的市场价,必须先补偿后搬迁等。集体土地拆迁则有《土地管理法》把关,征地审批、安置方案等都得经过层层严格审核。这些法律就像一道道 “防护网”,把拆迁的每一步都框在规矩里。 

  腾退的法律依据就显得“灵活” 很多,靠地方政策或者双方协商的协议来约束。比如有的村子搞腾退,依据的是村里通过的村民公约;有的城市更新项目腾退,参考的是当地政府出台的指导意见。这种 “软约定” 模式,虽然让腾退更适应不同情况,但也意味着如果协商不好,容易出现权益纠纷。

  三、谁来主导这事:一个是“官方主导”,一个是 “多元参与”

  拆迁是典型的“官方主导” 行为。国有土地上的拆迁,由市、县级政府牵头,具体由房屋征收部门负责实施;集体土地拆迁,也是由县级以上政府和土地部门主导推进。这种 “官方身份” 决定了拆迁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 只要程序合法,就算个别被征收人不同意,政府也能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比如某项目中,绝大多数人都签了补偿协议,但少数人拒不配合,政府在履行完法定程序后,就可以申请司法强拆。

  腾退的主导者就五花八门了。可能是乡镇政府、村委会,也可能是开发商、企业,甚至是业主自治组织。而且腾退主要靠“协商”,不能像拆迁那样强制推进。比如某村要搞产业升级,村委会制定了腾退方案,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再一户一户跟村民谈拢,签了腾退协议才能推进。如果有村民不同意,谁也不能硬来,只能继续协商或者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四、补偿怎么算:一个有“底线价”,一个看 “谈价能力”

  拆迁的补偿有“保底标准”,不能随便压价。法律明确规定,被征收房屋的价值补偿,要由专业评估机构评估,且不能低于征收决定公告时的周边市场价。除了房屋本身的补偿,还有搬迁费、临时安置费,要是房子用于经营,还得补偿停产停业损失。这些补偿项目和标准都是 “明码标价” 的,被征收人心里有本 “明白账”。

  腾退的补偿就没有统一的“定价公式” 了,主要看双方的协商结果。有的地方会参考周边房价制定一个指导标准,有的则完全由腾退方和权利人协商确定。补偿项目也更灵活,除了常见的房屋补偿、搬迁费,可能还会有提前签约奖励、回迁优惠等。但正因为没有法定底线,腾退补偿可能出现 “同地段不同价” 的情况,协商能力强的人,可能拿到更满意的补偿。

  五、走什么流程:一个“步步合规”,一个 “协商为主”

  拆迁的流程就像“走流程”,一步都不能错。从项目立项、规划许可,到发布征收公告、评估房屋、签订协议,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和操作规范。比如征收决定公告后,必须给被征收人留出足够的时间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评估机构的选择,也要由被征收人协商确定。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整个拆迁行为违法。

  腾退的流程就“宽松” 很多,没有固定的法定步骤。一般是先由主导方拿出腾退方案,征求大家意见后,再挨家挨户协商签约。比如某小区腾退,开发商先公布初步方案,开业主大会讨论修改,然后派工作人员上门沟通,签一户算一户。整个过程更像是一场 “集体协商”,只要双方谈妥,流程可以灵活调整,不像拆迁那样有刚性的步骤要求。

  面对房屋变动时,先搞清楚是拆迁还是腾退,再对照它们的特点,就能知道自己该享有的权利、该警惕的风险。如果遇到不合理的要求,拆迁可以依据法律“硬刚”,腾退可以凭借协议 “维权”。无论哪种情况,只有明明白白了解规则,才能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稳稳守住自己的家与权益。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