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16:56:42 查看9次 来源:韩翔律师
员工在工作期间遭遇事故,本应是企业展现责任担当的时刻,但部分企业却以各种理由拖延甚至拒绝赔偿,这种行为不仅违背道德,更触犯了法律红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在劳动关系中,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对员工因工作遭受的伤害负有法定赔偿责任,这一责任在《工伤保险条例》中亦有明确规定。
企业拒赔的违法本质与法律后果
企业拒赔工伤赔偿,本质上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侵害,构成民事违约。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在工伤赔偿场景中,企业未依法支付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费用,即构成违约,劳动者有权要求企业继续履行赔偿义务,并主张因拖延造成的损失赔偿。
若企业有能力支付却故意拖延或拒绝赔偿,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处以罚款;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情节严重,甚至可能触犯《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面临刑事追究。
维权路径:从协商到强制执行的完整流程
面对企业拒赔,劳动者应优先通过协商解决,保留沟通记录作为证据。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该部门将依法调查并责令企业改正。若企业仍不履行,劳动者需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申请工伤认定,随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企业支付赔偿。若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若企业拒不执行判决,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冻结企业账户、查封财产等。
专业律师:维权路上的“护航者”
工伤赔偿涉及劳动关系认定、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赔偿标准计算等多重法律问题,普通劳动者往往难以应对。此时,专业律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律师可协助收集劳动合同、工资记录、医疗诊断证明等关键证据,指导劳动者在时效内申请工伤认定;在仲裁或诉讼阶段,律师能精准运用法律条文,制定诉讼策略,最大限度争取赔偿。例如,某建筑工人因工受伤后,企业拒赔20万元赔偿款,律师介入后,通过调查取证、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最终帮助劳动者获得全额赔偿及利息。
法律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底线,专业律师则是劳动者维权路上的“护航者”。面对企业拒赔,劳动者应勇敢拿起法律武器,尽早咨询专业律师,让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
没有了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