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现金交易风险警示:没有转账凭证 你的钱可能“说不清”! ——从最高人民法院案例看现金支付的致命缺陷

2025/07/12 12:14:35 查看27次 来源:彭佩荣律师

大额现金交易风险警示:没有转账凭证

你的钱可能“说不清”!

——从最高人民法院案例看现金支付的致命缺陷


前言


   在民间借贷、货物买卖等交易中,许多人出于“省事”或“信任”选择现金支付。但一旦发生纠纷,现金交付往往难以证明!本文通过最高人民法院一则改判案例揭示:大额现金交易若缺乏转账凭证,法律可能不予保护!


典型案例:2210万现金借款为何不被法院认可?


案号:(2020)最高法民申1279号

核心争议:出借人主张XX公司欠其2210万元现金借款,并提交了《借条》、取款记录等证据。但XX公司抗辩称“从未收到现金”。

 法院查明关键事实:

1、取现≠交付:出借人虽出示2210万元取现记录,但无法证明现金实际交付给借款人;

2、时间矛盾:部分取现时间发生在《借条》载明的借款截止日之后;

3、对方否认:借款人法定代表人多次否认收到现金;

裁判结果: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驳回出借人的再审申请,2210万元现金借款主张未被支持!


案例分析:法院如何认定现金交易真实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6条,法院审查现金交易是否真实,需综合考量以下因素:

裁判规则

  当被告对现金交付提出合理质疑时,原告必须完成“高度盖然性”举证——若证据链条存在矛盾(如取现时间冲突、无交付凭证),法院将认定借贷事实未发生!


律师提示:四步避免“现金陷阱”


  为防范类似风险,请务必遵守以下操作规范:

一、拒绝现金
  超过1万元的交易一律采用银行/第三方转账,并在备注中写明款项用途(如“借款”“货款”)。

 二、凭证双签
  若特殊情况需现金支付:必须由收款方当场签署《现金收讫确认书》; 同步录制交付视频(展示现金、双方身份、时间地点)。

三、证据闭环

  转账凭证+合同条款+聊天记录需形成完整证据链;

  大额借款必须约定“支付至借款人名下银行账户”(避免代收争议)。


结语


  2210万元案件教训警醒我们:“一手交钱,一手借条”的传统模式在司法实践中极其脆弱! 无论是借款、采购还是劳务支付,务必通过转账留痕——这是保护你财产权利的最低成本防线!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