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长维权逆袭:空合同陷阱与刑事诬告双重压力下的胜诉策略——牛志强律师实战案例

2025/07/13 22:45:13 查看123次 来源:牛志强律师

店长维权逆袭:空合同陷阱与刑事诬告双重压力下的胜诉策略——牛志强律师实战案例

案情简介

2025年,某服饰品牌店长赵某(化名)因公司长期拖欠工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委托牛志强律师维权。案件陷入多重困境:用人单位未签订有效劳动合同,诱导签署“空名头合同”后当庭变更用工主体,企图通过关联公司规避责任;更恶劣的是,公司为施压竟捏造“职务侵占”“诈骗”等刑事指控,试图将劳动纠纷升级为刑事案件,让劳动者陷入“维权即涉刑”的恐惧。赵某诉求涵盖拖欠工资、经济补偿等核心权益,维权之路荆棘丛生。

律师代理策略

牛志强律师迅速启动刑事风险排除+民事证据爆破”双轨方案,精准破解企业组合式恶意维权:

1.刑事诬告防火墙构建

· 证据固定反击:针对“职务侵占”指控,调取赵某在职期间的销售台账、财务交接记录、公司内部审批流程,证实所有资金往来均有书面凭证且经公司认可;针对“诈骗”指控,收集微信沟通记录、工作邮件,证明赵某系按公司要求开展业务,无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行为。

· 法律定性论证:向公安机关提交《法律意见书》,明确指出劳动争议中企业以刑事手段施压属于“滥用诉权”,引用最高检《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强调“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最终公安机关对诬告指控不予立案,为民事维权扫清障碍。

2.空合同与主体混同破解

· 用工事实穿透:通过工资流水(对方公司法定代表人个人账户转账记录)、工作证(加盖原公司公章)、门店监控录像(显示赵某以店长身份履职)等20余项证据,构建“实际用工主体=责任主体”证据链,驳斥“空名头合同”中的关联公司抗辩。

· 关联公司连带责任锁定:援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0条“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规定,结合关联公司共用财务、管理人员交叉任职的事实,主张原公司与空合同主体承担连带责任。

3.仲裁庭审攻防战

· 程序违法狙击:针对对方当庭提交“空合同”的突袭行为,以“超过举证期限且无正当理由”为由申请仲裁庭不予采纳,成功削弱对方证据效力;

· 调解博弈策略:抓住企业怕刑事诬告反坐(《刑法》第243条诬告陷害罪)、怕关联公司被列入失信名单的软肋,提出“一次性赔付+刑事风险兜底”调解方案,明确若调解不成将启动关联公司人格否认之诉,迫使对方让步。

案件结果

经大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关联公司5日内一次性支付赵某全部拖欠工资及经济补,承诺不再以任何理由追究其劳动法律责任。从刑事风险解除到民事权益落地,全程仅用38天,实现“零刑事风险+全额回款”双胜利。

律师点评

本案是**“劳动争议+刑事诬告”复合型案件**的典型破局范例。企业通过“空合同甩锅+刑事指控威胁”试图剥夺劳动者维权资格,核心应对策略在于:

· 刑事优先防御:对企业捏造的刑事指控,必须第一时间固定反证并启动法律定性程序,避免劳动者陷入“刑民交叉”的维权困境;

· 证据链闭环思维:面对“无书面合同”,要跳出单一证据局限,用工资发放、社保缴纳、工作记录等“间接证据群”构建完整事实劳动关系;

· 心理博弈与法律威慑结合:精准把握企业“怕诉讼拖垮经营”“怕刑事风险反噬”的心理,以法律条文为武器、以证据优势为底气,推动调解实现权益最大化。

牛志强律师劳动争议与刑事辩护交叉领域,擅长处理空合同维权、刑事诬告反击、高管职务纠纷等疑难案件,化解“维权难、取证难、执行难”问题,独创“刑事风险筛查-证据链爆破-调解博弈”三维办案模式,让劳动者在复杂纠纷中挺直腰杆维权。

关键词

店长劳动维权、空名头合同无效、刑事诬告辩护、关联公司责任、工资拖欠追讨、违法解除赔偿、证据链构建、仲裁调解策略、大连劳动律师、牛志强律师团队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