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良律师事务所,专攻全国保险拒赔】【疑难案例】

2025/07/15 17:07:57 查看7次 来源:福建泽良律师事务所律师团队

充电站员工遭冲闸逃费者碰撞致伤残,团队助力成功维权19.7万元!

案件背景

2022年12月10日,陈女士在厦门某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上班时,被第三方车辆刮倒受伤,经诊断为右肱骨近端骨折,后经鉴定构成十级伤残。肇事车辆登记在某运输公司名下,涂某通过承包合同营运,保险公司为车辆承保交强险及商业三者险。事故发生后,因赔偿责任认定及金额协商未果,陈女士面临维权困境。

选择委托

在赔偿协商陷入僵局时,陈女士通过线上渠道了解到我们团队。来到线下进行沟通咨询时,我们团队在详细查阅医疗诊断记录、事故监控资料后指出,事故责任明确,肇事方及保险公司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我们团队初步制定“责任证据固化+赔偿项目分层主张”策略,向陈女士解释《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分析保险公司的法律漏洞,使其坚定委托信心。

处理流程

(一)证据体系构建与抗辩准备

我们团队围绕核心争议点展开工作:

1、事故责任证据收集:整理交警部门《行政处罚决定书》、现场监控视频,证明肇事司机逃费冲闸操作不当,负事故全部责任;

2、伤情与损失证据固定:系统梳理诊断证明、司法鉴定意见书(十级伤残、后续治疗费1.2万元)、医疗费票据等,形成完整损失清单;

3、保险与主体证据核查:核查车辆保险单、承包合同,明确保险公司及责任主体的赔偿义务。

(二)庭审中的策略性应对

面对保险公司“故意行为免赔”及“赔偿项目金额存疑”的主张,我们团队逐一反驳:

1、针对免赔抗辩,提交肇事司机询问笔录,证明其主观目的为逃费而非故意伤人,行车路线未指向陈女士,不构成“故意制造事故”,援引《民法典》相关条款,强调交通事故责任以过错为基础;

2、针对赔偿金额,以司法鉴定意见为依据,主张后续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核心项目按法定标准计算,驳斥保险公司压低赔偿的主张。

完美收官

我们团队的努力下,经法院审理,最终判决保险公司在保险限额内赔偿陈女士19.7万元!我们团队通过“责任性质精准界定+赔偿标准法定化”的专业操作,成功突破保险公司抗辩,其中残疾赔偿金、后续治疗费等项目全额获赔。

本案彰显我们团队在交通事故纠纷中“以证据破局、以法律维权”的实战能力,为同类案件提供了高效维权范本。

 

泽良律师事务所-保险拒赔事业部,专攻全国保险拒赔,目前直管及协作总人数已超300人,先服务后收费、零成本负担模式,垫付差旅费在全国范围内办理保险纠纷案件。

立足专业,泽良律所深度研究了全国范围内的保险纠纷案例,并出版了保险拒赔领域唯二的专著《保险拒赔诉讼实务》《保险拒赔诉讼实务II》,经办案件多次入选《中国法院年度案例》。

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频繁播出泽良经典胜诉案例。《经济观察报》《福建日报》《北京日报》等媒体多次上线保险拒赔事业部律师专访、案例专访。

泽良所只为投保人、受益人维权,不忘初心坚持普法,每年免费在互联网解答超过12万起的理赔纠纷,累积办理保险纠纷胜案10000余件,迄今为止零投诉率。团队熟知全国各地司法实践,所有拒赔类型均有胜诉案例,已成功覆盖全险种的拒赔类型的“大满贯”胜诉经验。

泽良律师事务所提供全国服务,可通过官网或公开电话进行联系。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